[发明专利]一种1074nm和1112nm双波长激光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28791.5 申请日: 2011-01-27
公开(公告)号: CN102130419A 公开(公告)日: 2011-07-20
发明(设计)人: 王正平;陈丽娟;于浩海;路庆明;庄士栋;郭磊;赵永光;孙洵;许心光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
主分类号: H01S3/108 分类号: H01S3/108;H01S3/16;H01S3/08;H01S3/092
代理公司: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代理人: 许德山
地址: 2501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1074 nm 1112 波长 激光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074nm和1112nm双波长激光器,属于激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赫兹辐射由于具有波长长,单个光子能量低等优点,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太赫兹辐射的频率介于0.1THz~10THz之间,对应波长介于3mm~30μm之间,位于电波到光波之间的过渡区域,正是由于其特殊的位置,造成了无论用电学的方法,还是光学的方法,产生和检测THz辐射都非常困难。将两个相近波长的激光进行差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产生太赫兹波的新的方法。

现存的固体激光器,通常只有激光介质内激活离子的一种能级跃迁被放大,即输出为单一波长,以Nd:YAG晶体或陶瓷激光器为例,最常见的输出为1064nm,1319nm,1338nm,946nm这几个波长中的一个,分别对应Nd3+离子的R2→Y3,R2→X1,R2→X3,R1→X5能级跃迁。近年来,陆续有关于Nd:YAG晶体或陶瓷双波长输出的报道:(1)公开号为CN101483309A,发明名称为“以可饱和吸收体作为选频和调Q元件的双波长激光器及应用”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1.05微米和1.06微米双波长激光器。(2)2009年,Z.P.Wang等人实现了Nd:YAG陶瓷的1052nm和1064nm的双波长激光输出(Opt.Express,17,12076-12081(2009))。(3)2010年,L.Guo等人实现了Nd:YAG陶瓷的1319nm和1338nm的双波长激光输出(Opt.Express,18,9098-9106(2010))。(4)2004年,P.X.Li等人实现了Nd:YAG晶体的1.06um和946nm的双波长输出(Opt.Commun.,235,169-174(2004))。(5)2006年,Y.E.Hou等人首次实现了Nd:YAG晶体的1.06um和1.3um的双波长输出(Opt.Commun.,265,301-305(2006))。

迄今为止,未见有利用Nd:YAG晶体或陶瓷产生1074nm和1112nm双波长激光输出的报道。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腔镜膜系,抑制掉Nd:YAG激光介质内几个具有较大受激发射截面的能级跃迁,实现了R1→Y3,R2→Y6两种能级跃迁的同时放大,输出1074nm和1112nm的双波长激光。利用非线性晶体对这两个波长的激光进行和频,可以产生546nm的可见绿光;进行差频可以产生31.4μm的远红外光,即9.6THz相干辐射,在物质检测、安全保卫、医疗、通讯、科研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单、转换效率高的1074nm和1112nm双波长激光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

一种1074nm和1112nm双波长激光器,由泵浦源(1)、光学耦合系统(2)、输入镜(3)、固体激光介质(4)和输出镜(5)顺序排列而成,其特征在于固体激光介质(4)是Nd:YAG(掺钕钇铝石榴石的简称)晶体或陶瓷;固体激光介质(4)在切割成型后,对两个通光端面进行抛光,并在通光端面上镀以800nm~1400nm波段的宽带增透膜;输入镜(3)镀以对泵浦光、1064nm、1319nm、1338nm、946nm波长的光高透、对1074nm、1112nm波长的光高反的介质膜;输出镜(5)镀以对1064nm、1319nm、1338nm、946nm波长的光高透、对1074nm、1112nm波长的光均部分透过的介质膜,从而利用一个输入镜、一块固体激光介质和一个输出镜获得1074nm和1112nm双波长激光的同时输出。

上述的固体激光介质(4)在中、低输出功率情况下,对于通光端面也可只进行抛光而不镀膜。

所述的固体激光介质(4)钕的掺杂浓度为0.05-at.%至3-a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8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