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8997.8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柯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丽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便 血栓 静脉 留置 针封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范畴,是一种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静脉输液针在输液过程中易刺穿血管,每天必须更换。静脉留置针的发明和应用克服了这些缺点,使用时完成静脉穿刺后需将针芯抽出,留下套管,所以不会损伤血管,可以留在血管内连续用几天。
但现有的静脉留置针一旦输液暂停,输液接头拔除动作,就会形成一定负压,产生回血现象,发生血液凝固,套管的末端形成血栓造成堵塞,所以在输液暂停时要进行封管。目前封管是常用的是通过在静脉留置针内注射入抗凝剂(肝素钠溶液)进行封管。每4--8小时一次,但肝素钠需即配即用,并且肝素钠抗凝时间短,针刺注入操作复杂,有时在套管的末端还是形成血栓造成堵塞,产生脉管炎。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加压封管,但加压只是瞬间的液体占位填充方法,随着封管时间延长,液体互相渗透的作用,正压消失,留置针输液软管还是会形血栓,堵塞软管与毛细血管,破坏留置通道,影响下次输液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提供一种采用水蛭素作为抗凝剂、专门用于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进行封管的,使用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的静脉留置针封管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暂停输液时,取下原来的肝素帽,换上一种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通过推动活塞或驱动装置推入水蛭素,使静脉留置针套管内产生正压的同时又加 入水蛭素抗凝剂进行封管,起到阻止血液回流,又能有效防止产生血栓的双重作用。肝素钠虽然也是生物抗凝剂,但含有金属盐类,磷酸盐等,因溶血出血风险不能使用肝素钠这类化学抗凝剂,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水蛭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的凝血酶特异抑制剂,无毒副作用,不含重金属离子,是纯生物抗凝剂,具有抗凝血酶和抗血小板聚集双重功能,并且这两种功能非常匹配。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的静脉留置针肝素帽的形状上进行改变。在装置筒体(7)內有一个前活塞(4),固定于前活塞(4)的活塞推杆(5),活塞推杆(5)的后末端接有动力后活塞(6),装置筒体(7)前端有一个密封前盖(2),与前活塞(4)形成一个水蛭素空腔(3),水蛭素空腔(3)内装有水蛭素浓缩液。
在完成输液时暂停并需要封管操作时,拆下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外包装,打开密封前盖(2)后,取下原来留置针上的肝素帽,换上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打开装置密封后盖(8),推动后活塞(6),形成正向压力,水蛭素空腔(3)内的水蛭素浓缩液通过水蛭素注入口(1)注入到留置针腔内,溶入输液液体内,形成正向压力的同时,又起到简便封管的双重防血栓的作用。
本发明只需在现有静脉留置针肝素帽的套管座内设置活塞,活塞固定于推杆两端,封管时只需把动力活塞向前推,便可完成封管操作,结构简单,容易实施。该封管器前端有水蛭素注入口,根据静脉留置针原来的肝素帽与静脉留置针的螺旋接口不同而装置配备不同螺旋接口规格。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绘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的一天用量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1剖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的多天用量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2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1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一种简便式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主要包括水蛭素注入口(1)、装置密封前盖(2)、水蛭素空腔(3),前活塞(4)、活塞推杆(5)、后活塞(6)、装置
筒体(7)、装置密封后盖(8)组成的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封管器,其特征在于装置筒体(7)內设有一个前活塞(4),固定于活塞(4)的活塞推杆(5),活塞推杆(5)的后末端接有动力后活塞(6),装置筒体(7)前端有一个密封前盖(2),与前活塞(3)形成一个水蛭素空腔(3),水蛭素空腔(3)内装有可避免血液在留置针中形成血栓的水蛭素抗凝剂浓缩液,装置筒体(7)后端设有可使腔体内的水蛭素注入留置针内腔达到抗凝作的动力后活塞(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丽红,未经柯丽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89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振动台三维扭转角速率的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轧辊轴承座辅助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