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下均压的变压吸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9288.1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1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同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徐宏;吴彦峰 |
地址: | 61004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变压 吸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吸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上下均压的变压吸附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吸附(PSA)为从原料混合气中分离和提纯至少一种产品组分提供了工业上需要的技术。原料气中至少包含一种可选择吸附的组份,在吸附压力下,原料气从吸附塔下部进入到有选择性吸附的吸附剂床层中,易吸附组份被吸附停留在床层,难吸附组份则从床层出口端输出,实现了混合气体的分离。吸附塔的吸附效率不仅与塔内装填的吸附剂数量有关,也与吸附塔的解吸过程密切相关,解吸越彻底,吸附塔的利用率越高。其中,“均压”就是需降压解吸的吸附床分别向需升压的不同的吸附床充压,需降压解吸的吸附床压力逐级下降,而需升压的吸附床的压力得到逐级升高,从而使吸附床降压排出的有用气体得到有效利用的步骤。均压步骤既回收了均压降吸附塔内的有效组分,又回收了均压降吸附塔的能量,是吸附塔解吸的最重要步骤。均压步骤的主要作用就是回收吸附床降压
目前,在变压吸附技术中,吸附塔再生时的均压步骤采用上上均或下下均的方法。上上均为吸附塔完成吸附步骤后,其出口端与另一准备升压的吸附塔出口端相连,使均降塔死空间中的难吸附组份和少量易吸附组份流入均升塔中, 回收有效气体及压力。但上上均易使部分杂质组份在均压时吸附停留在均升塔的出口处,使产品纯度受到影响。下下均为吸附塔进行均压步骤时,降压塔内死空间的难吸附组份和部分易吸附组份从进口端排出,通过另一准备升压塔的进口端输入对其进行升压。使用下下均时,随着压力降低,均降塔下部的易吸附组分会部分解吸,随着气流进入均升的塔中,对均升塔造成污染,这部分难吸附的气体在塔间循环,降低了吸附剂的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变压吸附的装置和流程复杂,产品纯度不高,吸附剂利用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上下均压的变压吸附方法。该变压吸附方法构思巧妙、流程简单、投资较少,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纯度和吸附剂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下均压的变压吸附方法,将原料气经吸附塔吸附后,弱吸附组分从吸附塔的出口端送入均升塔的进口端,进行均压。
作为优选,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吸附、压力均衡降、顺向降压、逆向降压、抽真空、升压。
进一步优选,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吸附、第一次压力均衡降、顺向降压、第二次压力均衡降、逆向降压、抽真空、第二次压力均衡升、第一次压力均衡升、最终升压。
所述吸附塔中,装填有吸附剂,该吸附剂选自活性氧化铝、活性炭、硅胶或5A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吸附塔至少有3个。
本发明均压时采用上下均,使难吸附组份和少量易吸附组份从均降塔的出口端流出,经均升塔的进口端流入,在均压的操作压力下,易吸附组份被重新吸附停留在均升塔中,对产品气中微量杂质的控制起到很好的作用。与传统的上上均压方式相比,由于均压的气体是从入口端进入均升的塔,在气流上升过程中,易吸附组分会被均升塔下部吸附剂吸附,避免了均升塔出口吸附剂被污染,从而保证出口产品的质量;与下下均压方式相比,由于均压的气体是从均降塔的顶端流出,流出的大部分气体为难吸附组分(死空间中的气体),随着压力降低,解吸出来的部分易吸附组分气体会在气流上升过程中被吸附,大大减轻了对均升塔出口吸附剂的污染,提高了吸附剂的利用率。
本发明原料气经吸附塔吸附后,弱吸附组分从吸附塔的出口端送入均升塔的进口端,流程简单,管道成本增加少,减少了设备投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构思巧妙、流程简单、投资较少,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纯度和吸附剂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一种上下均压的变压吸附方法,采用四塔变压吸附除去富氢气体中的杂质,原料气组成见表1,具体的时序表见表2,工序压力参数见表3,以其中一塔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A、吸附:将原料气送入装有选择性吸附剂的塔中,在吸附压力下,易吸附组分和较易吸附的组分被吸附停留在床层中,氢气作为合格的产品气则从床层出口端输出到用气单位;
B、第一次压力均衡降:弱吸附组分和少量因塔内压力降低而解吸的易吸附组分从吸附塔的出口端送入第一均升塔的进口端,易吸附组分在均升塔下部就被吸附,两塔压力基本相等时,一均步骤结束;
C、顺向降压:顺着原料气进气的方向降低压力至一定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同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同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9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风热牙痛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用于治疗肥胖症的荷叶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