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形拓扑的同层域内互联结构的实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9504.2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0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许都;杨成;王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44 | 分类号: | H04L12/44;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形 拓扑 域内 联结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形拓扑的同层域内互联结构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在并行互联网络、多处理器系统、片上网络等领域,树形交换结构以其平均跳数小、寻路方式简便、以及天然的汇聚特性等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众所周知的是,树形结构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由于树形结构高度的汇聚特性,使得在接近树根的地方,链路往往需要非常大的容量才能满足整个网络的正常通信。而一旦树形结构中某条链路或者某个节点发生失效,则故障点以下的所有点都会随之失效,当这种情况发生在接近树根节点的地方时,问题尤为严重。为了解决树形结构的这些不足,目前常见的办法是采用胖树结构。然而,胖树为了达到设计要求,往往需要引入大量额外的交换节点和链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树形拓扑的同层域内互联结构的实现方法,该互连结构减小了树形结构的平均跳数,一定程度上均衡了树形结构的流量,增多了树形结构的容错路径进而提高网络的容错性能。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提供一种树形拓扑的同层域内互联结构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设定存在一个已有的树形拓扑结构,该结构从根节点R开始由上而下总共具有m层,m大于2,共c个节点,其中根节点R位于第1层;
②定义对于第n层的任意两个节点Ni和Nj,n大于2,如果它们各自在第(n-1)层的父节点Pi和Pj(Pi和Pj可能重叠),具有同一个第n-2层的父节点Ri,则称这些节点Ni、Nj、Pi、Pj和Ri属于同一个域Di,记作Ni,Nj,Pi,Pj,Ri属于Di,其中唯一的第n-2层节点Ri称为该域的根,显然,对于任意第n层(n大于2)的所有cn个节点而言,如果n-2层总共有cn-2个节点,则第n层最 多能以划分为cn-2个域,且第n层的任意一个节点Ni属于且仅属于其中的某一个域Di,i=1,2,…,cn-2;
③从第3层的节点开始逐层往下对整个树进行域的划分,最终能得到c1+c2+…+cn-2个不同的域,记dmax=c1+c2+…+cn-2,对任意一个域Di,假设它的根Ri在全树的第n层,则需要在第n+1层增加一些同层域内互联节点,使得域Di内的所有第n+2层节点能够通过这些同层域内互联节点进行互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9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网络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强级混合物理隔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