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氧化分凝的埋沟结构硅基围栅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29601.1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7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邹积彬;黄如;王润声;杨庚雨;艾玉洁;樊捷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1/336;H01L2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氧化 结构 硅基围栅 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埋沟结构硅基围栅晶体管,包括沟道区、栅介质、栅区、源区、漏区和源漏端外延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区为硅纳米线结构,包括三层,内部是圆柱形的沟道区下层,包裹在其外的两层分别是沟道区和沟道区上层,沟道区上层和沟道区下层掺杂有类型相反的杂质,沟道区上层外覆盖一层栅介质区,栅区位于栅介质的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沟结构硅基围栅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沟道区、栅介质和栅区的长度取值范围是10纳米~10微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沟结构硅基围栅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沟道区为圆环状,其厚度取值范围是10纳米~1微米,不掺杂或等效于不掺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沟结构硅基围栅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沟道区上层为圆环状,其厚度取值范围是10纳米~1微米,掺杂浓度范围是1016~1018c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沟结构硅基围栅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沟道区下层为圆柱结构,其直径取值范围是10纳米~3微米,掺杂浓度范围是1016~1018cm-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沟结构硅基围栅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栅介质厚度取值范围是1~10纳米,栅区厚度范围是10纳米~5微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沟结构硅基围栅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区和漏区采用高浓度掺杂,掺杂浓度取值范围是1020~1021cm-3,,且源区和漏区上下表面齐平分别连接源漏端外延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沟结构硅基围栅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端外延区位于源区或漏区与沟道之间,其掺杂浓度与源区和漏区相同,其长度取值范围是20纳米~100纳米,其掺杂浓度取值范围是1020~1021cm-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沟结构硅基围栅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体硅片,利用硬掩模定义源区,漏区,高浓度n型掺杂;
(2)去掉(1)中硬掩模,利用另一片硬掩模对沟道进行两种不同类型杂质掺杂;
(3)去掉(2)中硬掩模,电子束定义细线条,进行氧化形成悬挂的硅条,氧化过程中杂质进行氧化分凝,形成沟道区、沟道区上层、沟道区下层的三层结构;
(4)湿法腐蚀掉形成的二氧化硅,进行热氧化形成一层二氧化硅栅介质;
(5)制作栅区;
(6)最后进入常规CMOS后道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96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把甩干机
- 下一篇:具金属轴心的吸尘器风动地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