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环路热管的柔性毛细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9700.X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2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栾涛;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环路 热管 柔性 毛细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环路热管进行热量传输的柔性毛细芯。
背景技术
环路热管和常规热管一样,是一种依靠工质的蒸发和冷凝来进行换热的传热装置,有着很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可以在小温差下实现长距离传输大量热量。与常规热管相比,环路热管只在蒸发器内布置有毛细芯结构,气态工质管路和液态工质管路完全分离,减少了运行管路内工质流动的阻力,提高了环路热管的热量传输能力和传输距离,其传递的热流量比传统热管至少大一个数量级;同时,环路热管布置更加灵活,可提供一定的反重力高度。随着电子、计算机和IT行业的迅猛发展,电子元器件的体积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了电子元器件上热流密度也越来越大;一方面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尺寸更小的散热装置,另一方面热流密度的提高又要求散热装置具有更高的传热能力。
目前使用最多的毛细芯是采用某种金属粉末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烧结而成,如最常用的是镍粉,这些金属粉末在高温烧结过程中依靠原子扩散而结合在一起,同时在烧结过程中粉末之间保持一定的松散度从而在烧结成的毛细芯内产生多孔结构。要将环路热管更好地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满足电子元器件越来越高的集成度和越来越大的热流密度的要求,环路热管的小型化和微型化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环路热管微小型化要求安装在蒸发室内的毛细芯不但要能提供足够的毛细吸力,还要具有更高的强度以避免微小型毛细芯在制造加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断裂或破碎现象。对于微小型环路热管而言,其蒸发器的尺寸相应的减小,安装在蒸发器内的毛细芯的尺寸受到限制,毛细芯厚度变薄,采用传统烧结工艺制造的毛细芯机械强度难以保证;尤其是对于具有特殊要求的复合毛细芯,采用金属烧结的方法在很薄的壁面厚度方向上制造出复合层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在降低微小型环路热管毛细芯尺寸的同时,又能保持毛细芯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纤维纺织或编织柔性毛细芯,该毛细芯不仅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环路热管的柔性毛细芯,其关键技术是该柔性毛细芯是由纤细软纤维构成的纤维织物;所述纤细软纤维是碳纤维、或表面具有金属镀层的碳纤维、或高强度化学纤维、或表面具有金属镀层的高强度化学纤维;所述柔性毛细芯为单层或多层纤维织物,其中多层纤维织物可以由上述不同软纤维或软纤维束组合构成复合柔性毛细芯;对于圆筒状毛细芯是将上述纤细软纤维纺织或编织成片状纤维织物,再将片状纤维织物缠绕在支撑管上,构成圆筒状毛细芯,或者将上述纤细软纤维直接纺织或编织成圆筒状纤维织物,构成圆筒状毛细芯。
由于该毛细芯是采用软纤维纺织或编织而成,纤维和纤维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所以采用该方法制造的柔性毛细芯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其孔隙率的大小和毛细芯的厚度,可以通过改变纤维或纤维束之间的间隔,或者采用不同直径的纤维或纤维束来改变。由于所用软纤维直径可以非常细,所以采用纺织或编织的方法制造的柔性毛细芯可以做得非常薄,而不用担心像金属烧结薄壁毛细芯那样会存在断裂或破碎等问题。另外,采用纺织或编织的方法可以方便地制造出多层复合毛细芯,比如可以采用多层叠加的办法,或者直接通过改变纺织或编织过程的工艺参数以及在不同的层面上采用不同直径或材料的纤维或纤维束的办法来制造沿厚度方向上特性不同的复合毛细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纺织或编织的方法将纤细软纤维织成柔性毛细芯,在制造壁厚很薄的毛细芯的同时,可以保持其具有高的机械强度,且由于该毛细芯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克服了采用传统金属烧结工艺制造的薄壁毛细芯易断裂和破碎的缺点,特别适合于制造微小型环路热管用薄壁毛细芯。该柔性毛细芯即可以用于圆柱形蒸发室也可以用于平板形蒸发室。另外,采用纺织或编织方法制造的柔性毛细芯,可以很方便地制造出沿厚度方向特性不同的复合毛细芯。由于该柔性毛细芯是采用纺织或编织方法制作,所以制造方便,特别适应于大批量生产,可以有效地降低毛细芯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特别适合于为散热量集中、而尺寸又小或者安装空间受限的微小型电子元器件提供散热的微小型环路热管。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柔性毛细芯制造圆筒状毛细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柔性毛细芯制造平板状毛细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柔性毛细芯制造平板状复合毛细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顶层柔性毛细芯,2为薄壁开孔支撑管,3为圆筒状毛细芯,4为平板状毛细芯,5为中间层柔性毛细芯,6为平板状复合毛细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97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屏输入指套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