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伪标识及其识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9733.4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6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方辉;雷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广微积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朱海波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标识 及其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伪标识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防伪标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防伪标识,又名防伪商标,是一种能粘贴、印刷、转移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识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识的灵魂。根据其形成方法以及识别方法的差异,防伪标识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别。例如,可肉眼识别的图文揭露式防伪标识,其通过将防伪标识的表面涂层除去,得到下面的防伪图文信息,且该涂层一经破坏不可复原,其中的图文信息例如包括可通过电话或网络查询的特定号码等。再例如,利用激光技术的全息图像防伪,其通过激光再现仪可看到加密图案,对该加密图案进行解码可获得相关防伪信息。此外常用的还有光雕防伪标签、射频识别防伪标签以及DNA标签等。
在自然界中,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0°K或-273℃)的物体都在向外辐射各种波长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红外线的强度也越大。根据各类目标和背景辐射特性的差异,可以利用红外技术在白天和黑夜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以获取目标信息。红外技术研究近年来已经获得极大发展,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军用以及民用领域,例如战争中的侦察监测、武器制导以及摄像中的人脸识别等。
红外识别技术与可见光等识别技术相比,具有便捷、准确、安全以及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等优势。如能将红外识别技术应用于防伪标识的制作和识别,将红外识别技术的优势引入到防伪技术中,进一步增强防伪效果,无疑是非常理想的。遗憾的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发现相关的技术方案用于提供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红外识别防伪标签以及其识别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红外识别技术的防伪标识,其含有防伪信息的标识部分与其载体或背景部分之间辐射率不同,但从可见光识别的角度来看,其外观是相同的。当对这种防伪标识进行识别时,利用特定的红外扫描仪对该防伪标识进行红外辐射能量检测或者红外成像,其中标识与其载体对应的检测结果或图像不同,从而可以对检测结果或图像解码以提取到标识中的防伪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标识,该防伪标识包括背景部分和标识部分,其中,所述背景部分的辐射率与标识部分的辐射率不同;并且所述背景部分和所述标识部分的视觉外观相同或相似。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识别上述防伪标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使用红外扫描仪检测一防伪标识,所述防伪标识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伪标识,从而获得所检测到的背景部分和标识部分的红外辐射;
b基于所检测到的背景部分和标识部分的红外辐射,解析得到标识部分编码的防伪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防伪标识是隐形即不可肉眼识别的,因此更难伪造和仿冒。其原理是通过使标识部分的辐射率与背景部分的辐射率不同,利用特定的红外识别技术来识别该标识部分,进一步提高了对具有该防伪标识的产品进行侵权的成本,增强了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伪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防伪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识别防伪标识的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识别防伪标识的方法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提供一种防伪标识,该防伪标识包括背景部分和标识部分,所述背景部分的辐射率与标识部分的辐射率不同,这使得在识别时,背景部分与标识部分在红外扫描仪上检测得到的红外辐射不同,从而可以通过红外扫描仪,识别所述标识部分的轮廓,进一步提取防伪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广微积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广微积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9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