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制动蝶阀的弹簧端盖及其排气制动蝶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29835.6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10 | 分类号: | F02D9/10;F02D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姚垚;项荣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制动 弹簧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制动蝶阀的弹簧端盖及其排气制动蝶阀,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排气制动器是车辆的一种辅助制动装置,特别适用于(重型)载重汽车和大型客车及工程车辆,可增强车辆的制动性能,不需使用或少使用主制动器(传统的摩擦制动器),就能将车辆控制在一定的安全速度范围内,预防车辆制动失灵,确保行车安全。
现有的排气制动器主要由气缸或真空助力缸和与其连接的排气制动阀组成。在车辆正常行驶状态下,发动机的废气流经排气制动阀后排出。在需要制动时,车辆的控制系统控制气缸或真空助力缸运动,气缸或真空助力缸带动排气制动阀中的蝶片翻转一定的角度,将阀体内腔分割为封闭的进气腔和排气腔。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被堵截在进气腔中,形成发动机排气制动。在阀体内部还设有用于调压的机构,控制调节阀体内部气压的大小。现有的调压机构,包括开设在蝶片上的泄压缺口和对应设置在阀体下端的挺杆装置。当蝶片翻转处于关闭位置时,在适当的气压下,挺杆端部刚好封堵在阀片的泄压缺口处。根据进气腔中气压的大小不同,挺杆装置中的挺杆可以上下运动,挺杆端部与蝶片的泄压缺口之间产生间隙或重新封堵,使进气腔中的气体适量排放或达到新的气压平衡,从而起到调节压力的作用。
由上述结构描述可知,排气制动阀是靠在其进气腔中产生的背压来工作的,由于发动机的转速不是恒定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所以其背压也就不是确定的值,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其背压也越来越大,超过发动机许可的压力值就会对发动机本身造成危害。现有的排气制动阀,通过阀体上的调压装置来保证最高背压不超过发动机的许可压力值。
现有的调压装置上的堵塞和调压装置的壳体,为全封闭结构。当蝶片关闭,发动机废气排入阀体的进气腔时,一部分气体不可避免的进入调压装置的壳体中,对挺杆的往复运动造成阻碍,无法有效调控排气背压。同时,由于发动机废气的温度很高,封闭的结构致使调压装置壳体内腔无法散热,持续高温会使限压弹簧受热变形,甚至失效,排气制动器的制动作用严重滞后,灵敏度大大降低。
另外,现有排气制动阀上的堵塞,直接与调压装置壳体螺纹连接,装配位置可以手动调节,对其随意的拧紧或旋松,都有可能导致排气制动器的整体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气制动蝶阀的弹簧端盖及其排气制动蝶阀,通过多处开设的通气孔,保证了排气制动蝶阀中的限压装置壳体内腔与大气的通畅,确保限压密封活塞往复运动时的空气阻力为零,有效调控发动机排气背压并及时散热,防止限压弹簧因高温而失效。弹簧端盖螺纹前端的圆柱凸台,在保持内腔与大气通畅的同时,防止污染。通过防拆孔的设置,有效杜绝了使用者的随意拆卸。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排气制动蝶阀的弹簧端盖,由套筒和顶盖组成,其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置限压弹簧的内腔,套筒外圆设有螺纹,所述的顶盖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与所述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的第一通气孔可以为一个,开设在顶盖端面的中心位置;也可以为多个,在顶盖端面上对称开设。根据需要,所述的顶盖的端面上还开设有第二通气孔,在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外围对称开设。
为了便于装配定位,所述的套筒外圆在螺纹的前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为1-5mm。
为了防止对弹簧端盖的随意拆卸,所述的凸台上开设有防拆孔。防拆孔的直径为1-6mm。
根据限压装置中弹簧的级数要求,所述的内腔还可以设置为阶梯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排气制动蝶阀,阀体内设有蝶片,蝶片的边缘开设有泄压缺口;所述的蝶片通过转轴固定在阀体内腔中,以转轴为中心在阀体内腔中翻转;阀体上设有限压装置,该限压装置包括设置在阀体侧壁上的限压装置壳体,限压装置壳体内腔中设有限压密封活塞,限压密封活塞的前端穿过开设在限压装置壳体壁上的开孔伸入阀体内腔,并对应插设在所述的泄压缺口中,限压密封活塞的末端设有限压弹簧,所述的限压弹簧的底部与如上述的弹簧端盖相抵顶,所述的套筒外圆与限压装置壳体内壁螺纹连接,顶盖与限压装置壳体的末端固定。
为了保持限压装置壳体内外压力平衡,所述的限压装置壳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气孔,沿限压装置壳体径向均匀开设;所述的第三通气孔的开设位置位于弹簧端盖前方的限压密封活塞限位面之后。
为了保证限压密封活塞的运动空间,所述的限压密封活塞的前端面与限压装置壳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的限压装置壳体上设有柱销,与所述的凸台上开设的防拆孔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29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聚乙烯无纬布的纳米改性热塑性胶粘剂
- 下一篇:非接触式水锅水位电子检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