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用热轧钢板氧化铁皮清除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0079.9 | 申请日: | 201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钱健清;陈斌;宫峰;姚辉;游慧超;袁新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6 | 分类号: | B21B45/06;C23G3/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周宗如 |
地址: | 24300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热轧 钢板 氧化 铁皮 清除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冷轧用热轧钢板氧化铁皮清除装置由由开卷机(1)、入口剪(2)、焊机(3)、入口活套(4)、拉矫破鳞机(5)、酸洗槽机构、出口活套(15)、切边机(16)、涂油机(17)、出口剪(18)、卷取机(19)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洗机构由一次酸洗机构和二次酸洗机构组成,在一次酸洗机构和二次酸洗机构之间设置异步控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用热轧钢板氧化铁皮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酸洗机构是由1号酸洗槽(6)、2号酸洗槽(7)、一次漂洗槽(8)和一次烘干装置(9)依次连接构成;1号酸洗槽(6)中配制酸洗溶液,酸液含盐酸为20-50g/l;2号酸洗槽(7)中配制酸洗溶液,酸液含盐酸为50-7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用热轧钢板氧化铁皮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步控轧装置至少是由两架异步轧机(10、11)依次连接构成,其1号异步轧机(10)和2号异步轧机(11)的轧辊表面粗糙度均为Ra1-20μm,压下量均为30-100μm,上、下轧辊异步差均为5-60%,两架轧机的辊速差相反,即1号异步轧机(10)上轧辊速度大,则2号异步轧机(11)下轧辊速度大,反之亦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用热轧钢板氧化铁皮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酸洗机构是由3号酸洗槽(12)、二次漂洗槽(13)和二次烘干装置(14)依次连接构成,3号酸洗槽(12)中配制酸洗溶液,酸液含盐酸为70-90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用热轧钢板氧化铁皮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铁皮清除方法,在常温下进行,但酸洗温度20-100℃,具体步骤如下:
1)开卷 热轧钢卷在开卷机上开卷成带钢;
2)切头 入口剪对带钢头尾进行剪切,便于焊接;
3)焊接 带钢在焊机处进行头尾焊接,便于连续生产;入口活套存取带钢以提供给焊机焊接的工艺停车时间;
4)破磷 带钢在拉矫破磷机上破鳞,粗大的氧化铁皮脱落;
5)一次酸洗 带钢先在1号酸洗槽上酸洗,酸液含盐酸为20-50g/l;然后在2号酸洗槽上酸洗,酸液含盐酸为50-70g/l;
6)一次清水漂洗 带钢在一次漂洗槽上漂洗,消除酸液;
7)一次烘干 带钢在一次烘干装置中烘干;
8)一次搓轧 带钢在1号异步轧机进行小压下量搓轧,轧辊表面粗糙度为Ra1-20μm,压下量为30-100μ;上下轧辊异步差为5-60%,上轧辊高速或下轧辊高速,翻出、暴露附着牢的氧化铁皮;
9)二次搓轧 带钢进入2号异步轧机进行小压量搓轧,轧辊表面粗糙度为Ra1-20μm,压下量为30-100μ;上下轧辊异步差为5-60%,下轧辊高速或上轧辊高速,与1号异步轧机相反,进一步翻出、暴露附着牢的氧化铁皮;
10)二次酸洗 带钢再进入3号酸洗槽,进行二次酸洗,酸液含盐酸70-90g/l;完全清除氧化铁皮;
11)二次清水漂洗 带钢在二次清水漂洗槽上漂洗,消除酸液;
12)二次烘干 带钢在二次烘干装置中烘干;
13)切边 切边剪对带钢边部进行剪切,保持边部整齐;出口活套存取带钢以稳定酸洗速度和提供切边剪换剪刃等工艺停车时间;
14)涂油 带钢在涂油机处进行涂油;
15)分卷 出口剪对带钢进行剪切分卷;
16)卷取 卷取机将带钢卷取成钢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00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