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子层沉积制备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0298.7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1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姜来新;牟海川;尹桂林;余震;何丹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40 | 分类号: | C23C16/40;C23C1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子 沉积 制备 al 掺杂 zno 透明 导电 薄膜 方法 | ||
1.一种原子层沉积制备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基片加热后依次进行多组复合沉积、每组复合沉积由多次ZnO沉积和Al掺杂沉积组成,得到原子层沉积制备的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层沉积制备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片为经超声清洗的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层沉积制备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多次是指10次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层沉积制备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多次ZnO沉积是指:在真空环境下依次用二乙基锌和水蒸汽进行沉积得到ZnO,并反复沉积9~29个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原子层沉积制备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ZnO沉积是指:将沉积室真空抽至10hPa~16hPa后,向沉积室中引入二乙基锌Zn(CH2CH3)2后,用高纯氮气清洗沉积室并向沉积室中引入水蒸汽,沉积得到单层ZnO,沉积结束后再用高纯氮气清洗沉积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子层沉积制备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二乙基锌、高纯氮气和水蒸汽在沉积室内暴露时间依次为0.1s、3s、0.1s、3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层沉积制备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Al掺杂沉积是指:在真空环境下用二乙基锌、三甲基铝和水蒸汽进行沉积得到Al掺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层沉积制备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Al掺杂沉积是指:将沉积室真空抽至10hPa~16hPa后,向沉积室中引入二乙基锌Zn(CH2CH3)2后,用高纯氮气清洗沉积室并向沉积室中引入三甲基铝Al(CH3)3,再用高纯氮气清洗沉积室并向沉积室中引入水蒸汽,从而实现单层Al掺杂沉积,沉积结束最后再用高纯氮气清洗沉积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子层沉积制备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二乙基锌、高纯氮气、三甲基铝和水蒸汽在沉积室内暴露时间依次为0.1s、3s、0.1s、3s、0.1s、3s。
10.一种Al掺杂ZnO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02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数字温控仪表
- 下一篇:芳族底物的烷基化及烷基转移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