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热式电热水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0325.0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洲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热式 电热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水杯,尤其是涉及一种即热式电热水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电热水杯在方便人们饮用热水的同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设计的原因,对于存在加热胆内的水反复加热,这是感应器发现水温达不到设计要求水温时便会自动对温水加热,无人饮用时便会自然放凉加热胆内的水,周而复始形成所谓的千滚水;这种千滚水会令水中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积累形成不可溶微粒,也就是水垢;进而使水垢堵塞出水口造成引水机内部积累并滋生细菌并且难以清洗。而且人们要是长期使用千滚水,会将千滚水内含有的重金属、砷化物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久饮会危害胃肠健康;况且饮水机一直处于待加热或加热状态,所以非常浪费电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即热式电热水杯,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杯实现了饮水无需过长时间的等待、即热即用、方便快捷、节约能源、不会或很少产生水垢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杯,包括用于盛放水的容器;用于水加热装置;用于防干烧保护装置;用于外接电源的电源耦合器;所述用于盛放水的容器,包括杯体、手柄和底盖,杯体扣合在底盖上部,手柄卡接在杯体与底盖的一侧,所述杯体的另一侧设有的向内凹陷面;水加热装置卡接在杯体的向内凹陷面上,所述水加热装置的进水口贯通杯体的内部,在水加热装置的上部设有控制出水量的旋钮;在杯体底部设有防干烧保护装置;所述水加热装置、防干烧保护装置和杯体内的水泵通过电源耦合器外接压线盒的电源。
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杯,在杯体上设有透明水位显示片。
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杯,所述防干烧保护装置,包括杯体、浮球、浮球盖、磁钢固定块、磁钢和微动开关,在杯体内底部设有浮球,浮球盖扣合在浮球下部,在浮球盖上设有磁钢,浮球盖下部的定位滑杆穿过杯体底部且与杯体底部滑动配合,密封塞插在杯体下部,设置在杯体下部底盖内的微动开关上设有磁钢固定块,设置在磁钢固定块上部的磁钢对应浮球盖上的磁钢形成所述防干烧保护装置。
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杯,在底盖的下部设有耦合器压板,底座小底板上设置的电源耦合器插头对应压线盒上设置的电源耦合器插座。
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杯,所述水加热装置与杯体的另一侧凹陷面固定连接,水加热装置包括发热体后盖、发热体前盖、发热体密封条、发热管、手调温控装置、自动调温控装置、发热体进水口、发热体下盖、发热体下密封件、发热体上盖和发热体上部密封件,在发热体后盖与发热体前盖的对接面上、中、下部分别设有发热管、手调温控装置、自动调温控装置的卡接槽,发热体后盖于发热体前盖连接且通过螺丝紧固,设置在连接处,发热管设在发热体后盖与发热体前盖之间的空腔内,在发热体后盖与发热体前盖的下端设置发热体下密封件并由发热体下盖扣合连接,在发热体后盖与发热体前盖的上端设有发热体上部密封件并通过发热体上盖扣合,形成水加热装置,其中发热体前盖的上部向外延伸,在延伸部位的下面设有出水口,旋钮的转轴穿过发热体上盖连接流量调节阀芯控制出水量。
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杯,在发热体前盖的外部设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与杯体的另一侧凹陷面固定连接,出水嘴套套接在出水口上。
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杯,在底座前部卡接接水盒,接水盒盖扣在接水盒上部。
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杯,上接水盒设置在杯体的上部,在上接水盒一侧设置开关防水盖,按钮穿过开关防水盖分别连接指示灯线路板、按钮开关,过滤器设置在上接水盒的底部并且连接水泵,上盖与上接水盒铰接。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杯,为即热式电热水杯所以不会或很少产生水垢的目的、无需等待、即热即用、方便快捷、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防干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流量调节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流量调节半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流量调节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防止干烧的保护装置缺水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防止干烧的保护装置有水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水加热工艺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洲,未经陈文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0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盆水箱便器节水组合
- 下一篇:上墨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