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绝缘计量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0503.X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排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排枝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计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量箱,特别是一种能够实现全绝缘的计量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计量箱由于高压一次接线端外露,经常会发生高压触电事故,尤其是在城区;人们为了安全起见将高压等级的带电部分用胶套套住,但即使这样,仍存在一些细小的接缝处,如果不小心碰触到都是非常危险的,同时,潮湿和淋雨、渗水等状况都会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防潮及密封的全绝缘计量箱。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绝缘计量箱,包括箱体及箱体外壁上设置的瓷瓶、一次接线端和二次接线端,所述一次、二次接线端分别与出线电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壁上设置有绝缘防水材料浇注而成的座体I,所述瓷瓶、一次接线端及一次接线端与出线电缆的连线处被浇注固定在所述座体I内。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二次接线端及二次接线端与出线电缆的连线处被浇注固定在绝缘防水材料浇注而成的座体II内;所述座体II套装在金属壳体中,金属壳体焊接固定在箱体上;所述金属壳体的电缆出线端安装有密封圈和法兰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计量箱的瓷瓶、一次接线端以及一次接线端与出线电缆的连线处均被浇注固定在座体I内,使计量箱高压等级的带电部分与外界完全隔离,这种高压端的全绝缘在去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也达到了很好的防水、防潮及密封效果;当将二次接线端及二次接线端与出线电缆的连线处均被封闭在金属壳体中或被浇注固定在座体内时,计量箱的所有带电部件均与外界隔离,达到两级带电部分均实现全封闭全绝缘的效果,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全绝缘计量箱,包括箱体1及箱体1外壁上设置的瓷瓶2、一次接线端3和二次接线端4,所述一次、二次接线端3、4分别与出线电缆7连接,所述箱体外壁上设置有绝缘防水材料浇注而成的座体I 51,所述瓷瓶2、一次接线端3及一次接线端3与出线电缆7的连线处被浇注固定在所述座体I 51内,所述座体I 51套装在金属壳体I 61中,金属壳体I 61焊接固定在箱体1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二次接线端4及二次接线端4与出线电缆7的连线处均被浇注固定在座体II 52内,所述座体II 52套装在金属壳体II 62中,金属壳体II 62焊接固定在箱体1上。
所述座体I 51和座体II 52是采用绝缘防水材料沥青或硅橡胶浇注而成,金属壳体I 61和金属壳体II 62既可以作为沥青或硅橡胶浇注时的型腔,又可以焊接固定在箱体1上,使座体与箱体之间的连接密封更加稳定可靠;当然,也可以在其他材料的壳体浇注绝缘防水材料将电器件密封并固定在箱体上。金属壳体I 61的顶端安装有法兰盖8作为绝缘防水材料浇注的入口,在浇注完成后将壳体封闭。
电缆出线端安装有密封圈9和法兰盖8,一方面可以防止浇注时液体从出线端漏出,另一方面待液体凝固后还可以对内部封闭的电器件起到双重密封和防潮作用。
参照图3,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二次接线端4及二次接线端4与出线电缆7的连线处均被封装在金属壳体II 62中,金属壳体II 62焊接固定在箱体1上,金属壳体II 62的电缆出线端安装有密封圈9和法兰盖8实现密封防潮。
本发明的计量箱瓷瓶、一次接线端以及一次接线端与出线电缆的连线处均被浇注固定在座体内,使计量箱的高压等级带电部分与外界完全隔离,这种高压端的全绝缘在去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也达到了很好的防水、防潮及密封效果;当将二次接线端及二次接线端与出线电缆的连线处均被封闭在金属壳体中或被浇注固定在座体内时,计量箱的所有带电部件均与外界隔离,达到两级带电部分均实现全封闭全绝缘的效果,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排枝,未经何排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05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