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0607.0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1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戴金华;施吉慧;刘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龙核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3/06 | 分类号: | C09J183/06;C09J11/06;C09K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12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防火 密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填缝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填缝密封胶的需求也得到了迅猛的增长,已广泛应用于高档建筑的防火、阻燃密封、电缆穿墙、穿洞后的阻燃密封固定、建筑幕墙的防火隔断等领域。现有的填缝密封胶虽然粘结性能较好,但在阻燃和综合性能方面表现则不尽如人意。现代建筑市场亟需一种集隔热、隔冷、防漏、阻燃、绝缘、填缝、密封、保温、粘接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新型填缝密封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其组成及组成配比如下:
羟基硅油 50~90重量份
硅烷交联剂 10~50重量份
催化剂 1~8重量份
填料 20~70重量份
阻燃剂 30~70重量份
增粘剂 3~10重量份。
所述的硅烷交联剂推荐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催化剂推荐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丙酮钛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填料推荐为碳酸钙、云母粉、硅灰石粉、硫酸钡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阻燃剂推荐为聚磷酸铵、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硼酸锌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的增粘剂推荐为钛酸异丙酯、钛酸丁酯、r-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将50~90重量份羟基硅油与10~50重量份硅烷交联剂、1~8重量份催化剂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30~120分钟,然后将反应体系转入真空捏合机,再加入20~70重量份填料、30~70重量份阻燃剂和3~10重量份增粘剂,于45~100℃、-0.045~0.025Mpa下脱水共混60~240分钟,即得所述的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呈中性,基本无毒,无腐蚀,不含有机苯类溶剂,对环境无污染。
2、本发明提供的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具有强粘结性和附着力,具有高伸长率、低收缩性,富有弹性和韧性。
3、本发明提供的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阻燃等级达到FV-0级(GB/T 2408)。
4、本发明提供的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使用方便,可以随时挤出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完整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首先将50重量份羟基硅油与10重量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2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30分钟,然后将反应体系转入真空捏合机,再加入20重量份碳酸钙、70重量份氢氧化镁和5重量份钛酸异丙酯,在60℃、-0.045Mpa下脱水共混240分钟,即得所述的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
实施例2
首先将60重量份羟基硅油与40重量份乙基三甲氧基硅烷、5重量份二醋酸二丁基锡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60分钟,然后将反应体系转入真空捏合机,再加入40重量份云母粉、60重量份硼酸锌和10重量份钛酸丁酯,在80℃、0.015Mpa下脱水共混180分钟,即得所述的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
实施例3
首先将70重量份羟基硅油与20重量份苯基三甲氧基硅烷、1重量份二醋酸二丁基锡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反应80分钟,然后将反应体系转入真空捏合机,再加入60重量份硅灰石粉、40重量份聚磷酸铵和10重量份钛酸异丙酯,在100℃、0.025Mpa下脱水共混120分钟,即得所述的弹性防火填缝密封胶。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龙核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海龙核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0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