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ET15b-PEP-1-VP3质粒及构建、PEP-1-VP3融合蛋白及表达在审
申请号: | 201110030897.9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石小燕;邓守恒;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小燕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07K19/00;C07K1/22;A61P35/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30014***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et15b pep vp3 质粒 构建 融合 蛋白 表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质粒pET15b-PEP-1-VP3的构建及PEP-1-VP3融合蛋白的表达。
背景技术
VP3是新近发现的由鸡贫血病毒编码产生的小分子蛋白(编码VP3基因全长366bp,编码的产物VP3蛋白由12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 6 kD), VP3蛋白具有广谱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凋亡活性和无毒性,因此,VP3蛋白很可能成为一种抗肿瘤候选药物,但前提是VP3蛋白必须在细胞内才能发挥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效应,VP3蛋白不能以天然活性形式穿透细胞,由于缺乏有效的把VP3蛋白导入细胞的方法而限制了其生物学活性的发挥。
发明内容
为了把VP3蛋白导入细胞内部,发挥其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以天然活性形式穿透细胞的pET15b-PEP-1-VP3质粒及构建、PEP-1-VP3融合蛋白及表达纯化方法。
pET15b-PEP-1-VP3质粒,其中以图1所示的pET15b为表达载体,PEP-1-VP3基因序列见序列表1。
PEP-1-VP3融合蛋白,其氨基酸序列见序列表2。
一、所述的pET15b-PEP-1-VP3质粒的构建:
(1)PCR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回收和纯化
以PGEX-6P-1/TAT-VP3质粒为模板,设计合成上下游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条件:起始变性95℃ 1min,然后执行如下反应:95℃ 30s,68℃ 3min,35个循环,最后68℃ 延伸3min。PCR产物经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后鉴定,回收并纯化366bp的VP3 cDNA片段。
(2)同源重组反应
运用靶向克隆酶,将纯化后的VP3 cDNA与带有共同酶切位点及相同末端序列的线性pET15b-PEP-1进行同源重组连接。
(3)转化、筛选及测序鉴定
将重组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a,并涂布到含氨苄青霉素(100ug/ml)的琼脂TB培养基上16小时,挑选白色单菌落接种于含有氨苄青霉素(100ug/ml)的TB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少量提取质粒,通过Xho Ⅰ和BamH Ⅰ双酶切电泳鉴定,然后将质粒测序鉴定。
二、PEP-1-VP3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1)PEP-1-VP3融合蛋白的表达
将pET15b-PEP-1-VP3重组质粒转化E.coli(Rosetta),铺在含氨苄青霉素(100ug/ml)的TB培养基上16小时,挑取单个菌落至200ml含有氨苄青霉素(100ug/ml)的TB培养基中37℃下放大培养,当细菌生长至OD 600值为0.5-1.0时加入0.83mol/L IPTG至终浓度0.83mol/L,置25℃下诱导培养12小时,4℃5000rpm离心5min,收集菌体,然后用PBS洗涤3次。
(2)PEP-1-VP3融合蛋白的纯化
因表达的PEP-1-VP3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故参照文献将收集的菌体溶于50ml缓冲液A(1×PBS,20mM咪唑,6M尿素,PH8.0)中,400W、10min、间隔5min,4℃超声破菌破包涵体41min,破菌完全的菌液较清,置超速冷冻离心机中20000rpm、4℃离心10min。,融合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上清中,将上清缓慢加入Ni2+-氮基三乙酸琼脂糖亲和层析柱,上样完毕后,杂交结合3小时,以便使融合蛋白上的6个组氨酸标签与层析柱内的Ni2+结合,用10倍体积的缓冲液A过柱,洗去未结合的杂蛋白,然后用洗脱缓冲液B(1×PBS,500mM咪唑,6M尿素,PH7.5)将融合蛋白洗脱下来。
本发明通过克隆VP3基因,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出pET15b-PEP-1-VP3重组质粒,表达出PEP-1-VP3融合蛋白,然后通过纯化,较高地表达和纯化出PEP-1-VP3融合蛋白从而成功制备了可穿透细胞的PEP-1-VP3融合蛋白,为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pET15b-PEP-1-VP3质粒的构建流程图。
图2是PCR扩增产物的电泳图。
图3是pET15b-PEP-1-VP3重组质粒用Xho Ⅰ和BamH Ⅰ双酶切鉴定图。
图4是裂解细菌总蛋白纯化前后行12%SDS-PAGE电泳结果。
图5是裂解细菌总蛋白纯化后行Western bloting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小燕,未经石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0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