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吸式固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1165.1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4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森洋二;唐沢洋次;芳贺康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世界化工 |
主分类号: | B04C5/26 | 分类号: | B04C5/2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新亚 |
地址: | 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式固液 分离 装置 | ||
1.一种自吸式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其由带有自吸式液体泵浦的泵浦部,以及依靠泵浦部的吸引力由外部吸入固液并使之旋转进而使固液中的液体与油泥分离的分离部构成,自吸式液体泵浦的吸引口与分离部直接或间接连接;
上述分离部包括以下构造:
上述分离部为内外双重构造,包括设置在外侧的第一分离筒,以及比第一分离筒直径小且设置在第一分离筒内与第一分离筒旋转轴同轴的第二分离筒;
上述第一分离筒的作用为:外部固液导入第一分离筒内,通过第一分离筒的内壁回旋进行第一次分离;
上述第二分离筒的作用为:上述第一分离筒分离后的液体进入第二分离筒内,通过第二分离筒的内壁回旋进行第二次分离;
上述第一分离筒和第二分离筒下方设置了供第一分离筒和/或第二分离筒分离出来的油泥储存的滞留槽;
上述滞留槽由设置于上述第一分离筒下方,储存被第一分离筒分离出的油泥的第一油泥滞留槽,和设置于上述第二分离筒下方,储存被第二分离筒分离出的油泥的且可密封的的第二油泥滞留槽这两个槽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油泥滞留槽位于上述第一油泥滞留槽的上方,该第二油泥滞留槽的底部可开启和闭合,其底部开启后,在第二油泥滞留槽内的油泥可落入第一油泥滞留槽内。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式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油泥滞留槽的底部设有依靠上述泵浦部的自吸式液体泵浦的吸引力及/或浮力,将该底部打开或关闭的浮筒阀门,上述自吸式液体泵浦停止运转即分离处理停止时,上述浮筒阀门上滞留的油泥依靠自吸式液体泵浦停止时降低的吸引力以及浮筒阀门的浮力之和,油泥重量变大,上述浮筒阀门可将上述闭塞的底部自由打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式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油泥滞留槽的底部设有依靠上述泵浦部的自吸式液体泵浦的吸引力及/或浮力,将该底部打开或关闭的浮筒阀门,上述自吸式液体泵浦停止运转时及/或空气进入时,装置本体内的固液液面比上述底部位置低时,上述浮筒阀门可将上述闭塞的底部自由打开。
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吸式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分离筒与第二分离筒的上部连通且在该连通处设置有排气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分离部内,设有用以检测第一油泥滞留槽内油泥滞留量的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分离筒及第二分离筒同侧的第一油泥滞留槽外侧,并且设置在与所述的第一分离筒或第二分离筒或第一油泥滞留槽接续的连接配管路径上;该检测机构将第一油泥滞留槽内上部的液体通过连接管延伸至上述第一油泥滞留槽内,该连接管为取出管,连接该取出管,取出管上设有可以观察管内液体的透明部分,该透明部分为确认部,该确认部与上述第一分离筒或第二分离筒连接,从上述第一油泥滞留槽取出的液体通过上述连接配管返还至上述第一分离筒或第二分离筒内。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吸式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检测机构的液体通过管路上的一个部位设置了控制液体流通的通用开关阀。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自吸式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检测机构的确认部与上述泵浦部的自吸式液体泵浦使用的排出管连接,确认通过上述检测机构确认到液体里有油泥时,停止从分离部外部导入固液的同时该分离器内部吸入空气,将处于该分离部内并且于上述第一油泥滞留槽内滞留的油泥上方的液体,通过上述检测机构及自吸式液体泵浦的排出管排出,上述第一油泥滞留槽内的油泥可成为废弃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世界化工,未经株式会社世界化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11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用离子发生系统
- 下一篇:托吡酯的增强的立即释放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