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汽车前门开启限位器安装定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1789.3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7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任兴英;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06 | 分类号: | B62D65/06;B23Q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汽车 前门 开启 限位器 安装 定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安装定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汽车前门开启限位器安装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微型汽车前门开启限位器是由一个圆型连接销与前门框上的连接座相连接;在装配前门开启限位器时,将连接销插入开启限位器与连接座上的装配孔内进行定位,现目前在装配微型汽车前门开启限位器时,没有使用一种微型汽车前门开启限位器安装定位夹具,而直接便用榔头敲打连接销,使连接销紧固在装配孔内;由于前门开启限位器的装配位置离前门框距离很近,这样榔头很容易敲打到车体前门框,造成车体前门框的碰划伤,严重影响外观质量,大量成品车下线后必需进行返修,无疑增加了制造成本;2009年1月7日CN201176196公开的“汽车转向锁安装定位夹具”解决了汽车转向锁的安装,但是汽车前门开启限位器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汽车前门开启限位器安装定位夹具,解决装配前门开启限位器时,因榔头敲打造成车体前门框碰划伤,导致大量成品车进行返修。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型汽车前门开启限位器安装定位夹具,由受力盘、把持杆、工作杆连接构成;其特征是:工作杆的右部向下倾斜,工作杆的右部中心线与工作杆左部的中心线相交成一钝角α,其α夹角在120°到150°之间;受力盘的直径大于把持杆的直径,把持杆的直径大于工作杆的直径;把持杆表面设有网格凹槽;工作杆右端面为定位面,该定位面与定位杆右部的中心线垂直;在定位面的中心设有一个定位盲孔。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通过对工作杆的右部向下倾斜,使受力盘偏离车体,增大了与车身前门框的距离;可防止在装配前门开启限位器时,因榔头敲打到车体前门所产生碰划伤,从而降低了返修成本;把持杆表面设有网格凹槽,增大了摩擦力,防止操作时打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微型汽车前门开启限位器安装定位夹具,包括受力盘1、把持杆2和工作杆3连接构成;工作杆3的右部向下倾斜,工作杆的右部与左部的中心线相交成一钝角α,其α夹角在120°到150°之间;受力盘的直径大于把持杆的直径,把持杆的直径大于工作杆的直径;把持杆2表面设有网格凹槽,增大了摩擦,防止操作时打滑;工作杆右端面有一个定位面3b,定位面3b与定位杆右部的中心线垂直;定位面3b的内侧有一个定位盲孔3a;本发明通过对工作杆3的右部向下倾斜,使受力盘偏离车体,增大了与车身前门框的距离。
实施例一:所述工作杆的右部与左部的中心线相交成一钝角α,本例以α为120°;受力盘1的距离离车前门远,使用时,首先将工作杆上的定位盲孔套入连接销,定位面与限位器充分接触,然后左手握住把持杆,右手拿榔头,用榔头敲打受力盘1的端面时,工作杆3所得到的分力小,因此所需要的使用大的敲打力通过定位孔顶端面传递到连接销,使得连接销装配到位。
实施例二:所述工作杆的右部与左部的中心线相交成一钝角α,本例以α为135°;受力盘1的距离离车前门相对于实施例一较近,使用时,首先将工作杆上的定位盲孔套入连接销,定位面与限位器充分接触,然后左手握住把持杆,右手拿榔头,用榔头敲打受力盘1的端面时,工作杆3所得到的分力相对于实施例一较大,因此所需要的较小的敲打力通过定位孔顶端面传递到连接销,使得连接销装配到位。
实施例三:所述工作杆的右部与左部的中心线相交成一钝角α,本例以α为150°;受力盘1的距离离车前门相对于实施例二较近,使用时,首先将工作杆上的定位盲孔套入连接销,定位面与限位器充分接触,然后左手握住把持杆,右手拿榔头,用榔头敲打受力盘1的端面时,工作杆3所得到的分力相对于实施例二较大,因此所需要的相对于实施例二较小的敲打力通过定位孔顶端面传递到连接销,使得连接销装配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1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自行车撑伞器
- 下一篇:新型地质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