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印花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1801.0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纪俊玲;戴萍;汪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2/02;C08F2/24;D06M15/263;D06P5/30;D06P3/60;D06P3/04;D06P3/52;D06P1/44;D06P1/38;D06P1/39;D06M101/06;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印花 增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染行业,具体涉及一种在喷墨印花工艺中使用的喷墨印花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印花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印花方式,它摒弃了传统印花需要制版的复杂环节,直接在织物上喷印,提高了印花的精度,实现了小批量、多品种、多花色印花,解决了传统印花占地面积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时喷墨印花以其灵活的花回尺寸和逼真的印制效果,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而实际上可以采用喷射技术喷洒在织物上的油墨只有极少量,并且由于严格的染料纯度要求和连续喷射对墨水所需导电率要求,所用的其他印花助剂均不能加到墨水中,因此喷墨印花很难得到拼混染料深浅色泽。纺织品必须经过充分的前处理、采用增稠剂浸渍处理后,低粘度的油墨才能应用到织物上。而在喷墨印花工艺中,作用在织物上的增稠剂可以防止喷射到织物上的染料渗化,促使染料在湿热状态下与纤维结合,获取一定的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同时由于在布面形成均匀的浆料,喷出的微细墨滴才能准确定位吸收,喷印图案花型的精细度和均匀度就得到充分保证。
前处理剂的选择是根据墨水中含有的染料成分不同而不同。常规的增稠剂不能满足喷墨印花要求,科技工作者做了若干尝试,如加入增强剂,可提高活性染料的上染固着作用,减少渗化,如专利CN1707017A公开了一种数字喷墨印花用织物的处理工艺,其中处理液为增稠剂和/或阳离子助剂的水溶液。而专利CN101381934则公开了一种棉织物活性墨水喷墨印花的固色方法及设备,其中织物预处理采用先将增稠剂配制成原糊,再将其他助剂用水溶解后加入原糊中,搅拌均匀调制成预处理液。而在实际生产中,不同离子性助剂不能共浴使用,而增稠剂高粘度也会使轧车的操作很难进行。专利CN101100808公开了一种颜料墨水数字喷墨印花用织物的常压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工艺,涉及到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处理工艺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增稠剂不能满足喷墨印花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印花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含固量高、粘度适中、抗电解质能力强,喷墨印花前处理时可结合浸轧工艺使用,可适用于棉、蚕丝、涤纶织物的颜料喷墨印花、活性染料墨水喷墨印花、酸性染料墨水喷墨印花的前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墨印花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将氨水与丙烯酸类单体混合至pH值6.5~7,加入交联剂搅拌混合配成水相;将乳化剂与有机溶剂配成油相;在搅拌情况下将水相加入至油相中,滴加引发剂水溶液,制备温度50~80℃下聚合时间1~4小时,降温出料,加入转相剂,充分搅匀,得到成品。
作为优选,丙烯酸类单体选自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和/或衣康酸。
作为优选,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与亚硫酸氢钠或低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质量为单体质量的0.1%~2.4%;更优选为0.25%~2.05%;最佳为2%。
作为优选,乳化剂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或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乳化剂质量为单体质量的2%~10.9%;更优选为5%~10%;最佳为8%。
作为优选,有机溶剂为5#白油和/或环己烷,单体质量:有机溶剂质量为0.23~0.6∶1;更优选为0.26~0.5∶1;最佳为0.4∶1。
作为优选,交联剂为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或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或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交联剂质量为单体质量的0.08%~0.27%;更优选为0.1%~0.2%。
作为优选,转相剂为异构C10醇聚氧乙烯醚或异构C13醇聚氧乙烯醚。
作为优选,制备温度为68~70℃。
作为优选,聚合时间为3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喷墨印花增稠剂可使喷墨印花花纹清晰,无渗化现象,着色更深,且无环保问题。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仅供理解技术内容时参考,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称取8g丙烯酸于四口烧瓶中,滴加称量好的氨水15g(冷水浴中,不超过40℃)至pH值6.5-7,停止中和,加入0.016g 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搅拌10min。
取0.4g span-80与20g 5#白油、15g环己烷充分混合,加入到水相中,高速搅拌后,加入0.013g过硫酸钾及0.007g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升温至50℃,保温3小时,降温出料,加入转相剂XL-50,充分搅匀,得到成品。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1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