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痔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031866.5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6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黄宣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荣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K9/02;A61K9/06;A61K47/44;A61P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痔疮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治疗痔疮的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痔疮是人肛门部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且缠绵难治,治后易复发,不易根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2007年一些医疗部门的有相关的普查资料统计,在普查的57297个人中,痔疮患者有33837人,发病率为59%。其中男性发病率为53.9%,女性为67%,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普查还表明成人痔疮发病率为59.1%,年龄越大,患病者越多,呈阶梯形上升。以上表明痔疮发病的普遍性与多发性。痔疮通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痔,是指直肠末端粘膜和肚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按生长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与混合痔。祖国医学对痔的形成早有研究,内痔形成的病因病机,历代医籍多有介绍。《丹溪心法》谓:“痔者,皆因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以故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也。”《外科正宗》又谓:“夫痔者,乃素积湿热,过食炙,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又因七情而过伤生冷,以及担轻负重,竭力远行,气血纵横,经络交错;又因酒色过度,肠胃受伤,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俱能发痔”。《医宗金鉴》谓:妇人产育过多;产后用力太过而生痔。总而言之,内痔的生成,多因素有湿热,或饮食失节,饮酒过度,肠胃受伤,湿热内生,下迫大肠,经络阻滞,血行不畅而致瘀,湿热与瘀血结,郁积而成痔;或因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妊娠多产,以致血行不畅,郁积致瘀,湿热下冲,湿热与瘀血结,亦可郁积而成痔。
中医对痔疮病的治疗,常以清热通便,清热止血,补气固涩为法,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近年来一些医学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发表了较多利用中草药治疗痔疮的公开文献报道,例如:
1、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010197438.5,名称: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申请人:张秀芝;张兆俊,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府前街35号张泉林转,摘要: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治疗痔疮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该药物主要由下述原料重量份数比原料配方制成的药物,苦参15-20、金银花10-15、黄柏10-15、蛇床子10-15、大黄5-10、炒桃仁4-9、花椒9-15、茜草10-15、红花10-15、地榆8-16、荆芥穗10-15、冰片1-5。该治疗痔疮的药物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是治疗痔疮的一种新药。
2、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510104535.4,名称: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制备方法,申请人:石训义,发明人:石训义;刁训启;姚红亮,地址: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人民医院,摘要: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痔疮采用高锰酸钾外洗,长时期用药容易产生耐药性,药效不明显,患者感觉肛门发干。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苦参30g、黄芩15g、黄连15g、黄柏15g、龙胆草12g、白鲜皮12g、秦皮9g、金银花15g、连翘12g、紫花地丁20g、蒲公英20g、败酱草12g、蛇床子20g、明矾12g、芒硝12g、川椒18g、荆芥18g、防风15g、侧柏叶15g、地榆18g、仙鹤草12g、三七9g、茜草根9g、槐角9g、肉桂3g和甘草3g,将上述药粉碎研为细末制成治疗痔疮的中药。它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制成的中药外洗痔疮可直达病灶,容易吸收见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3、中草药方“消痔丸”治疗痔疮2618例疗效分析,邹彪,湖南省怀化市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刊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3)【文摘】内服“消痔丸”方剂组成:黄相1Ng、蒲公英708、紫花地丁观、地榆炭708、槐花观、白茅根观、大黄灿、龙胆草观、芒硝708等17味中草药研末调蛮为九,制成蚕豆大小,每次2粒,B服3次,温开水送服,7天为1疗程。3.2外用“消痔清洗液”方剂组成:明矾、连翘、五味子、蒲公英、扳兰根、金银花等8味中草药各等份,煮水趋热坐浴、清洗,日2-3次,连洗7天。
4、新药批件领取公告2001年09-6号,申请编号:CZL98247,名称:刺苋消痔颗粒,单位:中医学院制药厂(http://www.sda.gov.cn)
5、参黄袋泡剂治疗痔疮100例临床研究,【刊名】内蒙古中医药1999年第4期,介绍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采用有苦参、大黄、三七、血竭、麝香、防风等中药做成的袋泡剂治疗痔疮100例。
上述公开文献报道的中药能够从中医的角度进行治疗痔疮,有的采用内服,有的是外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有的组方较复杂,有的仅仅在试验阶段,有待于临床验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荣,未经黄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1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