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核为圆管外套钢管混凝土的屈曲约束支撑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1974.2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坡;王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丹木钢结构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核 圆管 外套 钢管 混凝土 屈曲 约束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土木工程中支撑构件,特别涉及新建或加固建筑工程中所用的支撑件,特别是一种内核为圆管外套钢管混凝土的屈曲约束支撑。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抗风抗震设计中通过增强支撑结构本身的抗风抗震性能来保证刚度、强度和延性,但这种支撑结构受压时容易发生屈曲使部分结构退出工作,降低结构抗侧刚度,造成其它部分的荷载增加,结构变形增大,对结构十分不利。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是一种受压不会屈曲、从而受拉和受压均能屈服的支撑结构,具有稳定、饱满的滞回性能。屈曲约束支撑构件的应用,能改善传统支撑构件受轴向压力时会发生屈曲的缺点,有效解决了普通支撑一旦屈曲后结构刚度迅速退化的问题,保证了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此外,利用钢材于屈服后具有吸收能量的特性,使得屈曲约束支撑不仅是支撑构件,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耗能构件,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受地震时的反应。
美国自1994年加州北岭地震后,开始逐渐采用屈曲约束支撑,对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系统制订了设计方法及规范,以作为此种结构系统的抗震设计依据。日本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也开始广泛地将屈曲约束支撑作为结构抗震之耗能构件。我国的上海、北京、台湾等地现有多栋建筑也采用了屈曲约束支撑。屈曲约束支撑在美国和日本称之为无粘结支撑(Unbonded Brace),在国内称之为屈曲约束支撑或防屈曲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现有技术中,屈曲约束支撑构件由内核钢支撑构件和外包钢管混凝土组成,内核钢支撑构件多采用一字型或十字形钢板,外包钢管混凝土中的混凝土部分是待内核钢支撑构件和外包钢管固定好位置后,再浇灌、振捣。由于自身的构造相对复杂,传统的屈曲约束支撑构件存在一些不足:(1)采用混凝土或砂浆作为填充材料,灌浆操作比较困难。实际工程中,屈曲约束支撑构件长度一般都在4米以上。此时,既要保证混凝土或砂浆密实,又要保证外钢管和内核钢支撑构件的相对位置不能偏移,是比较困难的,验收、检验更是不易;(2)自重大,运输、安装相对困难。吨位较大的构件,由于其自身截面较大,自重往往会达到1吨以上,甚至几吨,不便于运输和工程现场安装。(3)加工制作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核为圆管外套钢管混凝土的屈曲约束支撑,所述的这种内核为圆管外套钢管混凝土的屈曲约束支撑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屈曲约束支撑构件施工不方便、不容易检验、重量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这种内核为圆管外套钢管混凝土的屈曲约束支撑由内核钢支撑构件、无粘结材料层和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构成,其中,所述的内核钢支撑构件由一个圆柱形钢管构成,所述的无粘结材料层覆盖在所述的圆柱形钢管的外圆周壁上,所述的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为管状构件,圆柱形钢管设置在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内部,无粘结材料层与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圆柱形钢管的两端内各自固定焊接有一个十字型连接钢板,任意一个所述的十字型连接钢板的径向截面均呈十字形,任意一个十字型连接钢板均沿圆柱形钢管的轴向、向圆柱形钢管的两端外延伸,十字型连接钢板延伸段的径向截面的直径大于圆柱形钢管的内径,圆柱形钢管的两端和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的两端焊接有封头板,十字型连接钢板延伸段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连接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径向截面呈圆形或矩形,所述的圆柱形钢管的中心轴线与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粘结材料层由聚四氟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或油脂脱模剂复合构成。
进一步的,无粘结材料层与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为1~3mm。
进一步的,圆柱形钢管和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轴向的中部设置有径向圆孔,所述的径向圆孔内设置有一个钢圆柱体,所述的钢圆柱体沿圆柱形钢管和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直径贯穿圆柱形钢管和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钢圆柱体的两端与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外壁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圆柱形钢管和外包钢管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管牌号为Q235、Q345、Q390、Q420、10、15或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丹木钢结构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丹木钢结构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1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