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电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2196.9 | 申请日: | 201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森和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61/02 | 分类号: | H01J6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谢丽娜;关兆辉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灯,尤其涉及一种在发光管内作为发光物质封入有金属的放电灯。
背景技术
在电子工业领域、印刷业领域中,为了将紫外线硬化型的油墨、涂料、粘合材料通过紫外线硬化干燥,使用作为发光物质密封了作为金属的水银的放电灯,该放电灯是利用作为水银的明线之一的365nm附近的波长区域的光的紫外线放射的放电灯。
这种放电灯也开始用于液晶基板的对粘等粘合中,用于这一目的的是所谓长弧型的放电灯,其具有较长的直管型的发光管,在该发光管的两端具有一对电极。
近年来,在液晶基板的对粘中要求粘合速度的高速化,并且在油墨、涂料的干燥中要求干燥速度的高速化,为此明显出现向放电灯中注入较大电流、增加光输出的倾向。
为对应这种较大电流,采用了在灯的密封部埋设2片金属箔的密封构造。
这种光的高输出化要求在最近进一步加大,因此即使在2片金属箔构造中,也要求使用不会因灯电流的增大而使金属箔熔化断裂的宽度大的金属箔的构造。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34710号公报)中公开了该构造。
图7表示其整体构造,在石英玻璃制的发光管1的两端部上形成有密封部2,在发光管1内配置有一对电极3、3。
上述电极3的后端部3a被切削加工成使上下部成为平坦面形状,基本形成为角柱状。
上述密封部2中埋设有石英玻璃制的扁平状的间隔玻璃4,在其上下面上配置一对(2片)金属箔5a、5b以夹持该间隔玻璃4。
并且,该密封部2上配置了石英玻璃制的保持用筒体6,电极3插通到该保持用筒体6,从而支撑该电极3。
此外,在金属箔5a、5b的后端连接有外部导线7。
图8表示其要部详情,图8(A)是分解立体图,图8(B)是组装立体图。
电极3贯通保持用筒体6,其后端部3a从该保持用筒体6突出。该后端部3a的上下面被切削加工,形成平坦面的形状,与扁平状的间隔玻璃4的顶端、即电极一侧端部相对配置。在该间隔玻璃4的上下面上载置有一对金属箔5a、5b,其顶端与上述电极3的后端部3a重叠,通过点焊等连接。
并且,在间隔玻璃4的后端,相对配置有外部导线7,上述金属箔5a、5b的后端在该外部导线7上从上下重叠,同样在上下方向上通过点焊等连接。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对应于上述光的高输出化要求,金属箔5a、5b的宽度较大化,因此一般情况下,金属箔5a、5b的宽度L2大于电极3的后端部3a的直径(宽度)L1。因此,如图8(B)所示,在金属箔5a、5b之间的、上述电极后端部3a的两侧,形成空隙部分K。
如图9所示,在密封作业时熔融密封部2,熔融的玻璃的一部分进入到上述空隙K中,但在填满该空隙K全部空间之前便不再流入,无论如何都会形成没有玻璃的空隙部分K。
在这种放电灯中,和发光管1相比,密封部2的温度较低,作为密封到发光管1内的发光物质的水银蒸汽会向温度低的部分移动,在该空隙K中液化,作为水银存留,在发光管1内应蒸发的预定的水银量变得不足,产生光输出大幅下降的问题。
这一情况如上所述,因伴随着光的高输出化的金属箔的宽度较大化而变得严重。
此外,作为发光物质列举了水银的例子,但在密封了除此以外的金属物质的例如金属卤化物灯中,也会发生完全相同的现象:发光管内的金属蒸汽进入到该空隙K,在此固化并作为金属存留,发光管内的金属变得不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47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放电灯,在该放电灯中,在发光管内作为发光物质封入有金属,在密封部内的间隔玻璃的上下配置有一对金属箔,将电极的后端部插入到该金属箔之间并与该金属箔连接,其可防止发光管内的作为发光物质的金属进入到密封部内,不会导致光输出的下降。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放电灯中,在对配置在发光管内的一对电极进行密封的密封部内,埋设有扁平的间隔玻璃,以夹持该间隔玻璃的方式配置有一对金属箔,上述电极的端部插入到该一对金属箔之间并与各金属箔接合,在上述发光管内,作为发光物质封入有金属,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箔的宽度大于上述电极端部的宽度,在上述一对金属箔之间的、上述电极端部的两侧的空隙中,配置有玻璃制的填充部件。
并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密封部内,配置有保持用筒体,该保持用筒体插通有上述电极,支撑该电极,上述填充部件是从上述保持用筒体的反电极一侧端部突出的突出片。
并且其特征在于,上述填充部件是从上述间隔玻璃的电极一侧端部突出的一对突出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21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圆形屋顶风机风帽旋压装置
- 下一篇:三维曲面辊压成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