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性除油除锈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2491.4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建清 |
主分类号: | C23G1/24 | 分类号: | C23G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性 除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剂,具体涉及一种中性除油除锈剂。
背景技术
酸洗除锈、碱洗除油是化学清洗的传统方式,尤其是酸洗剂除锈可以说是目前唯一的化学除锈方式,并在两大领域中广泛使用。
一、新建装置或系统的开车前清洗
新建石油、化工装置或管路系统,为了尽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并使设备(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转,都需要进行开车前的化学清洗,以除去系统内的油污,尘土等制造、储运,施工垃圾。特别是附着在钢铁表面的油污、铁锈、轧制鳞片、焊渣等杂质匀需要在开车前的化学清洗中彻底除尽。
传统的化学清洗是先用碱性清洗剂在加热状态下除油脱脂,水洗后再用酸性清洗剂(即酸洗)除去钢铁表面的铁锈、轧制鳞片、焊渣等,再经水冲洗,漂洗、中和、钝化等工序。主要的缺点是:对设备材料的均匀腐蚀较大,对环境的污染较重。更为可怕的是看不见,短期内也检不出的两大危险:
1、碱性清洗时NaoH对奥氏体不锈钢所造成的碱脆腐蚀。
2、酸性清洗剂对非奥氏体不锈钢和碳钢在酸洗时所产生的氢腐蚀(包括氢脆和氢鼓泡)。
这两类腐蚀的后果都有可能使不锈钢和碳钢材料在今后的运行中发生突然断裂的事故。这是任何具有上述装置或系统的厂家所坚决不允许的。
对于碱脆,有关氢碱行业的杂志中已有很多介绍,不再提及。氢腐蚀是基于酸性介质中的H+作用而引起的。以盐酸酸洗为例:
当HCl水溶液与Fe发生作用时,生成两个原子氢,当它们碰到一起时便生成一个氢分子。HCl+Fe→FeCl2+2H
初生态的原子氢非常活跃,体积也小,可在钢铁或其它金属(如铜)基体内部四面八方扩散穿行,当它滞留于材质内部会造成晶格歪扭、原子空缺或其它微观缺陷时,便对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起到了“钉轧”作用,即材料不能用变形的办法来减缓应力,使材质变脆,甚至突然断裂,这就是腐蚀科学上的氢脆破坏。当氢原子扩散到材料内部的气孔,夹渣等宏观缺陷时,就停留于该处聚积成分子氢,这时体积便增大20倍(因组成一个氢分子的两个氢原子互成120°的角)。随着H2的聚积,该宏观缺陷处的压力就不断增加,形成材料内部的应力达到极限值而破裂。
基于此,有些高压设备,内有危险介质的设备,管线,输送重要介质(如润滑油、密封油、控制油、液压介质液H2、重水、高能燃料等)的管线都禁用酸洗。有的装置开车前技术上要求必须清洗,但又不允许渗氢。
二、金属工件表面处理前的清洗
在很多行业中,如家电、汽车、造船、机械、电子等行业中工件在电镀、喷粉、防腐或其它表面处理之前,酸洗、碱洗是传统的前处理工艺,也是唯一的化学清洗方式。综上所述,目前的清洗剂存在以下缺点:
1)在石油、化工、电力行业中重要系统管路或装置开车前必须进行化学清洗,但传统化学清洗都采用酸性、碱性清洗剂作为主要清洗原料。酸洗、碱洗清洗工艺中,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清洗后设备的洗净率、腐蚀率问题,清洗之后带来的环保问题,甚至在水源匮乏地区的节水问题等都得不到妥善解决。
2)在很多行业中,如家电、汽车、造船、机械、电子等行业中工件在电镀、喷粉、防腐或其它表面处理之前,化学清洗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工艺,化学清洗药剂也都采用强酸、强碱性清洗剂。此类的工件对清洗剂腐蚀率等要求相对较低,但由于此工艺需要常年使用强酸强碱,对操作人员的人生保护及环保问题却显得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中性除油除锈剂,所述除油除锈剂是理想的适合于碳钢、低合金钢、有色金属以及碳素钢-不锈钢组合系统的高级清洗药剂。该清洗剂能够一次性去除所有金属表面的油污、固体颗粒等附着物,能完全彻底地溶解钢铁表面的铁锈、轧制鳞片等,且没有危害钢铁的渗氢现象产生,清洗后的系统清洁度是一般化学清洗所无法比拟的,且不污染环境,符合环保要求,是目前最先进的化学清洗药剂,填补国内空白。同样,中性清洗,尤其配合超声波清洗等的辅助清洗手段,是金属工件表面处理前传统的酸洗、碱洗的理想代替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建清,未经朱建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2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接触钢丝绳股塑性加工的辊模装置
- 下一篇:具金属导电层的透明导电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