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2631.8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7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郝宏;赵玉堂;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实现 车载 人机界面 装置 | ||
1.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导光面板总成(1)、箱体(2)、插座箱总成(3)和盖(5);所述导光面板总成(1)安装在所述箱体(2)中,所述插座箱总成(3)位于导光面板总成(1)的下方,所述盖(4)用于封闭所述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面板总成(1)包括显示设备(8)、丝网屏蔽玻璃(16)和辅助面板总成(4),所述显示设备(8)和丝网屏蔽玻璃(16)为埋入式安装,所述辅助面板总成(4)为隐藏式安装,所述辅助面板总成(4)的波段转动配件为波段转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面板总成(1)包括:导光面板(6)、发光按键、玻璃压圈(18)、玻璃压圈减震垫(17)、显示设备减震垫和显示设备固定框架(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面板总成(4)包括辅助面板(12)、波段转盘(9)、开关(10)、按钮(11)、保险装置(13)、保险装置指示灯(14)和计时器(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入式安装为:所述导光面板(6)的内侧面设两个层叠的凹槽,底层凹槽(19)和顶层凹槽(20),所述底层凹槽(19)为丝网屏蔽玻璃(16)安装槽,所述顶层凹槽(20)为玻璃压圈(18)安装槽,所述丝网屏蔽玻璃(16)安装在底层凹槽(19)内,所述丝网屏蔽玻璃(16)与所述底层凹槽(19)的接触面涂敷密封胶,所述玻璃压圈(18)安装在顶层凹槽(20)内,所述玻璃压圈(18)压紧所述丝网屏蔽玻璃(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面板总成(4)的隐藏式安装为:所述导光面板(6)的内侧面设辅助面板(12)的安装槽,所述波段转盘(9)、开关(10)、按钮(11)、保险装置(13)、保险装置指示灯(14)和计时器(15)均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辅助面板(12)上,形成辅助面板总成(4),所述连接件为螺钉,所述辅助面板总成(4)通过辅助面板(12)安装在导光面板(6)的内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段转盘(9)为机械限位方式,所述波段转盘(9)的盘面上刻有字符,所述波段转盘(9)安装在辅助面板上,波段转盘(9)的盘面外露在箱体(2)的外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箱总成(3)包括插座箱(23)、隔板(22)、矩形滤波器件(21)、电源滤波器(24)、密封垫和圆形连接器(25),所述隔板(22)上设有槽位,所述矩形滤波器件(21)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隔板(22)的槽位上;所述插座箱(23)上设有槽位,所述圆形连接器(25)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插座箱(23)的槽位上;所述电源滤波器(24)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插座箱(23)的槽位上,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部安装有显示板卡、控制板卡和输入输出板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5)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箱体(2)连接,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8)安装于设有显示设备减震垫的显示设备固定框架(7)内,所述显示设备固定框架(7)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导光面板(6)上,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面板总成(4)、丝网屏蔽玻璃(16)、玻璃压圈(18)、玻璃压圈减震垫(17)、显示设备(8)、显示设备减震垫和显示设备固定框架(7)均安装在导光面板(6)的内侧面,所述发光按键安装在导光面板(6)的外侧面。
12.如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实现车载人机界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导光面板(6)为导光板的结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26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