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面板结构的可显影感光性树脂组成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3452.6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光埌;赖育成;邱贞文;邱宜伦;罗佳伶;简筱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应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27 | 分类号: | G03F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4 | 代理人: | 艾晶,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面板 结构 显影 感光性 树脂 组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可显影感光性树脂组成物的组成,旨在提供一种可显影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可应用于触控面板或平面显示器等相关产品中,可有别以往外观颜色受限于黑色或深色的缺失,藉以提升产品外观搭配性。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行动电话手机、数字相机以及卫星导航器等一般的消费性电子商品上,用以改善使用介面,提升输入效率;通常,触控面板是透明且被配置于这些电子商品的显示屏前使用,让使用者可依据显示屏上指示讯息以进行交互式输入操作,进而大幅改善人与机器之间沟通介面的亲善性。典型的触控面板构造将一触控感应器绝缘的设置在一顶板与一基板之间,然后在迭层板的周缘部位设有线路,用以将触控感应器上的触控讯号传送到一讯号处理电路;较早的时候,触控面板与显示屏的组装方式,大多利用一罩框压制于触控面板表面玻璃的四周边缘,而将触控面板固设于显示屏前方使用,而该罩框除了用以固定面板的目的之外,亦具有保护触控面板表面玻璃周边线路以及美化安装结构的效能。
然此种习知的触控面板组装结构常会衍生诸多缺失,例如,罩框的设置会在表面玻璃形成高低不平的表面,会破坏产品造型的平整性,而且作框内的板面清洁擦拭时,容易使灰尘污垢卡入罩框与触控面板表面玻璃之间的缝隙中,除了产生清洁不干净的卫生问题之外,灰尘污垢在框缘缝隙的填塞累积,也非常容易导致触控面板发生误动作,而且触控面板边缘部位的线路结构通常较为脆弱,受到尘垢填塞物的累积挤压极易侧成损伤,导致传讯不良的现象,此外填塞在框缘缝隙的污垢会破坏外壳与触控面板之间的密接性,影响防水防尘效果,甚至造成内部电器组件的损坏。
另种习知的触控面板亦可于表面玻璃加贴一装饰层,该装饰层一般多使用深色非导电材料所组成的框体结构,用以遮饰表面玻璃下方周边线路,同时做到全平面的触控面板;惟,利用黏贴方式的制作工序繁杂,生产时造成误差的机会也会提升,且该装饰层大多为黑色或银色,虽然提升其产品的质感,但却也使其外观颜色受限制而不具变化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应用于触控面板或平面显示器等相关产品中,以提升产品外观搭配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含有树脂、感光起始剂、单体、溶剂、白色颜料及分散剂;其中,该白色颜料在该感光性树脂组成物中为20~ 45wt%,使该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呈现出白色外观颜色。
本发明可应用于触控面板或平面显示器等相关产品中,其中,该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可设置于一透光基板其中一表面周缘,而形成具有白色装饰边框作用的面板结构,且亦可对下方周缘部位的线路层形成遮蔽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面板结构1;透光基板11;下表面111;白色边框层12;线路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含有15~35wt%的树脂、0.5~10wt%的感光起始剂、0~20wt%的单体、25~50wt%的溶剂、20~45wt%的白色颜料及1~5wt%的分散剂。
其中:该树脂可以为含羧酸基(COOH)的聚合物或共聚物,如可包含但不限于压克力树脂、压克力-环氧树脂、压克力-美耐皿树脂、压克力-苯乙烯树脂、苯酚-酚醛树脂,或以上树脂的混合。因白色颜料比重较高,较易有沉淀的产生,故树脂分子量需大于8000,树脂分子量8000以上搭配适当比例,可减缓白色原料沉淀速度。但另一方面若分子量过大则有操作不易的问题,故分子量要求在100,000以下为佳,更好则在20,000-70,000范围。
该感光起始剂的功能在于感光特性、解析能力,其可包含但不限于肟酯系化合物、苯乙酮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或二咪唑系化合物,或以上感光起始剂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应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应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34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