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锌-稀土镀层的捆扎用钢丝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3453.0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铮儿;韩云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方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6 | 分类号: | C25D7/06;C25D3/56;C25D5/48;C25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稀土 镀层 捆扎 钢丝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 一种带有锌-稀土镀层的捆扎用钢丝,包括碳素钢钢丝和镀层,镀层附着在碳素钢钢丝的外表面,其特征是:还包括蜡层,镀层是由锌和稀土金属均匀混合而成的锌-稀土合金,锌和稀土金属的质量之比为1:9~9:1,蜡层均匀涂覆在锌-稀土合金的镀层外,蜡层的组成如下:
。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锌-稀土镀层的捆扎用钢丝,其特征是:碳素钢钢丝选用含碳量在0.35%~0.6%的钢制成。
3. 一种带有锌-稀土镀层的捆扎用钢丝的制造方法,将碳素钢钢丝依次进行预处理和表面处理而成,其特征是:表面处理时按如下5个步骤依次进行:a. 稳定应力、b. 清洗、c. 电镀、d. 干燥和e. 定型上蜡,
a. 稳定应力时,将碳素钢钢丝置于铅浴内1~3分钟,铅浴温度保持在380℃~480℃,
b. 清洗时,将完成了稳定应力步骤的碳素钢钢丝先用水清洗,再用稀酸清洗,最后将碳素钢钢丝从稀酸中捞出后用压缩空气将附着在碳素钢钢丝表面的残存稀酸吹去,稀酸选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45%的盐酸,或是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25%的硫酸,
c. 电镀时,将完成了表面清洗的碳素钢钢丝置于电镀槽内并浸没于电镀液中,电镀液的组分如下:
稀土的过硫酸盐选用镧、铈和钕的过硫酸盐中的任意一种,
电镀液的pH值在3.3~5,电镀液的密度在1.20g/cm2~1.40g/cm2,
电镀时,电流密度在3A/dm2~20A/dm2,温度在10℃~60℃,电镀时间在2~3分钟,
d. 干燥时,将完成了电镀的带锌-稀土合金镀层的钢丝从电镀槽内取出,先用温度≥80℃的水冲洗,再用温度在10℃~30℃的水冲洗,最后用热空气将钢丝吹干或烘干,
e. 定型上蜡时,在完成了干燥的带锌-稀土合金镀层的钢丝外层均匀涂覆蜡层,蜡层的组成如下:
从而完成带有锌-稀土镀层的捆扎用钢丝的制造。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锌-稀土镀层的捆扎用钢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表面处理中的c. 电镀时,采用循环电镀装置,循环电镀装置包括电镀槽(11)、电镀液(12)、主动轮(21)、从动轮(22)、上从动电极(31)和下从动电极(32),电镀槽(11)内盛装电镀液(12),主动轮(21)和从动轮(22)分别设于电镀槽(11)内部的两端,上从动电极(31)设于电镀液(12)液面的上方,下从动电极(32)设于电镀液(12)液面的下方,主动轮(21)的中心轴和马达的转轴连接,待电镀钢丝(10)沿从动轮(22)进入电镀液(12),随后依次经过从动轮(22)、下从动电极(32)、主动轮(21)和上从动电极(31)再返回从动轮(22)完成一个有效圈数,待电镀钢丝(10)在完成10~20个有效圈数后再经主动轮(21)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方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方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34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名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