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限逆传转矩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脚踏车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3586.8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1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泰和 |
主分类号: | B62M11/14 | 分类号: | B62M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逆传 转矩 双向 输入 单向 输出 脚踏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限逆传转矩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脚踏车,可供应用于以脚踏动的载具,或电动与脚踏混合的载具,或电动与脚踏并用的助动载具,特别是应用于可双向踩动而作单向驱动行驶的脚踏车(bicycle)。
背景技术
人们都知道脚踏车的骑乘者为作恒向施力踩动,而随踩动周期固定使用相关肌肉及关节,即踩动者其肢体部分肌肉及关节恒为施力及受力的运用状态,而另一部分肌肉及关节恒为不施力及不受力状态,整体而言人体负荷不平均,骑乘者容易疲倦及因长期踩动而形成运动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系一种限逆传转矩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脚踏车,为具有可作双回转方向输入的人力输入装置,其输出端供输往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的输入端,而经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的输出端,作恒定回转方向输出以驱动负载轮组,骑乘者可作驱动输入方向的选择,在不同驱动输入方向时,作相同或不同速比的恒定回转方向输出以驱动负载轮组驱动者,以及于负载轮组作倒退,由其输出端作倒退牵动的反转向的逆向驱动,而转矩超过限转矩传动装置的设定过载转矩时,借由限转矩传动装置转为过载滑动或脱离状态,以避免此项限逆传转矩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脚踏车具有被锁固。
附图说明
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
图1所示为本发明限逆传转矩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脚踏车的基本构成方块示意图;
图2为图1在人力输入装置(11)与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13)之间加设前置传动装置(12)的驱动装置构成方块示意图;
图3为图1在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13)与驱动负载轮组(15)之间加设后段传动装置(14)的驱动装置构成方块示意图;
图4为图1在人力输入装置(11)与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13)之间加设前置传动装置(12),及在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13)与驱动负载轮组(15)之间,加设后段传动装置(14)的驱动装置构成方块示意图;
图5所示为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13)的实施例之一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13)的实施例的二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13)的实施例的三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13)的实施例的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13)的实施例的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13)的实施例的六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13)的实施例的七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13)的实施例的八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人力输入装置
12:前置传动装置
13: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
14:后段传动装置
15:负载轮组
80:限转矩传动装置
200:游星轮支臂环架
201:游星轮轴
202:太阳轮
203:游星轮
204:外环轮
301、302、303、305:单向传动装置
400:周转轮支臂环架
401:周转轮轴
402:内斜轮
403:周转轮
404:外斜轮
500:传动轮系的壳体
600:机体
602、603、605、606、615、616、617:传动轮
604、618:转轴
607:传动带
2000:输入轴
3000: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限逆传转矩的双向输入单向输出脚踏车,为一种以人脚作正转或反转的双回转方向驱动人力输入装置输入端,再由人力输入装置输出端,输往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的输入端,而经限逆传转矩双向输入单向输出传动装置的输出端,作恒定回转方向输出以驱动负载轮组,进而驱动结合于负载轮组的载具,本发明可供应用于以脚踏动的载具,或电动与脚踏混合的载具,或电动与脚踏并用的助动载具,特别是应用于可双向踩动而作单向驱动行驶的脚踏车(bicycle),以供人体下肢作双向踩动,借以扩大及改变使用肌肉群,而获得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泰和,未经杨泰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35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吡啶衍生物的晶型
- 下一篇:编码设备、编码方法和编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