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振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3865.4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升贤;崔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5/02 | 分类号: | H02K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周建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振动器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申请号为No.10-2010-0126012,申请日为2010年12月10日,名称“线性振动器”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引入到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振动器
背景技术
通常,移动通信终端、便携式终端以及摄影装置安装有振动发生装置,从而以各种目的和形式给用户提供振动。其中之一是线性振动器。
普通的线性振动器包括含有线圈的定子部和含有与线圈相对的磁体的振子部以及重量体,且通过线圈和磁体的电磁感应可以线性地振动。
更具体地,竖直或水平安装在弹簧上的振子,当由于磁体和线圈之间的电磁力而进行线性运动时,线性振动器振动。因此,与振动马达相比,线性振动器摩擦和磨损较小,从而拥有较长的寿命。此外,可以使线性振动器紧凑,从而目前以各种形状进行发展。
线性振动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力产生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的元件,其安装在如移动通信终端、便携式终端、摄影装置、游戏机等类似的电子装置中,被用来分辨无声接收和传递振动。
按照移动通信终端、便携式终端以及摄影装置现今紧凑和微薄的趋势,安装在其中的线性振动器相应的具有紧凑的尺寸和多种功能。依据现有技术,形成振子部和定子部的内部部件在线性振动器的内部空间以高密度和高集成相互连接,使得内部部件之间甚至因为外部微小的冲击而产生干扰。
由此,内部部件之间的干扰会引起异常的振动噪音,从而脱离了静音提醒分辨无声设备的接收的原本目的。
此外,甚至在线性振动器驱动期间会产生由于内部部件之间的干扰产生的摩擦和噪音而造成的磨损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线性振动器,该线性振动器能够防止由于外部冲击或在其驱动期间产生的内部部件之间的干扰而引起的摩擦和异常的振动声响和噪音而造成的磨损现象。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包括:定子部,该定子部包括支架,与所述支架连接的线圈和与所述支架连接并且为所述线圈提供电力的印刷电路板;以及振子部,该振子部具有与所述线圈相对的磁体,与所述磁体连接的磁轭和与所述磁轭连接的重量体,其中,所述重量体具有通过切除所述重量体的部分而形成的切除部。
所述重量体的所述切除部可以形成在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相对的位置。
所述振子部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磁体的下部连接的磁轭板。
所述振子部还可以包括用于所述磁体的外周表面的磁性流体(magnetic fluid)。
所述线性振动器还可以壳体,该壳体具有形成在所述壳体内的内部空间,以将所述定子部和所述振子部包括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覆盖所述支架。
所述振子部还可以包括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具有与所述壳体连接的上端和与所述磁轭的上部连接的下端,以弹性地支撑所述振子部的线性振动。
所述弹性元件可以具有形成在与所述壳体相对的表面上的减振件。
所述定子部还可以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且与所述振子部的所述磁体相对的减振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横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分解立体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印刷电路板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而更清楚的理解。在说明书中,全部附图的部件添加了附图标记,应该注意的是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记相同的部件即使该部件在不同的附图中图示。此外,说明书中的措词“第一”、“第二”等可以用来描述各种部件,但是该部件不局限于该措词的诠释。该措词仅仅用来将一个部件与其它部件区分。此外,当对涉及本发明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会使本发明的主旨不清楚时,这些详细描述确定将省略。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横截面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包括定子部100,该定子部100包括支架110、线圈120和印刷电路板130,以及振子部200,该振子部200包括磁轭210、重量体220和磁体230。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振子部200还可以包括磁轭板240、磁性流体231和弹性元件2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38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容积差形变仿生波动鳍动力转换推动器
- 下一篇:供电方法、系统和供电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