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应力松弛率范围的密封垫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4343.6 | 申请日: | 201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4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励行根;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F16J15/10;G01M3/36;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应力 松弛 范围 密封 垫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管道法兰、泵、阀门中的密封垫片,尤其是高温、高压和非常重要密封部件的密封环。
背景技术
在高温、高压和非常重要工况条件,必须考虑到如下密封垫片技术指标:1、保证运行期间在温度与压力交变的情况下泄漏率始终在设计值范围内;2、在各种恶劣工况下,要及时了解即将发生的泄漏率状况,使泄漏状况始终处于监控状态;这种状况比如核电站的稳压器、反应堆压力容器、乏燃料处理装置等;及时发现即将产生的泄漏,对事故的预防有重要作用;而目前通常采用的:实心环垫片、缠绕垫片、齿形垫片、透平垫片等均没有这种功能。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应力松弛率范围的密封垫片,通过内置的传感器,使垫片随时处于监控状态,使主密封面的应力始终在规定应力范围内,能够预判掌握石墨垫片处于何种泄漏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应力松弛率范围的密封垫片,这种密封垫片通过传感器测量垫片所处的温度、压力,通过测量这些指标可以随时了解垫片的重要性能参数-应力松弛率,使密封垫片随时处于监控状态,通过了解应力松弛率参数,分析和预判垫片处于何种泄漏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实现垫片的智能化,通过传统密封垫片和传感器、计算机的配合使得这种垫片变为可控应力松弛率范围的密封垫片,使垫片的密封性能随时处于监控状态。
这种可控应力松弛率范围的密封垫片包括:1、不锈钢外环;2、不锈钢内环;3、99%以上的纯柔性石墨或PTFE;4、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测量垫片所处的温度、压力并将这些数据进行传输;5、计算机:计算机分析传感器传出的数据,得出应力松弛率这一重要的垫片性能指标值,并将指标值进行分析,得出垫片是否处于满足设计要求的工作状态的结论和预判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根据下文的描述和附图,可以很好地理解本发明,这些附图显示了本发明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更特别地,在附图中:
下面结合实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压力容器的轴向剖面图,含有本发明的实施例位于压力容器筒体法兰与顶盖法兰之间接合处的密封。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控应力松弛率范围的密封垫片的截面图。
1、不锈钢内环,2、不锈钢外环,3、含量为99%以上的纯柔性石墨或PTFE,4、传感器,5、计算机,6、法兰,7、管嘴,8、顶盖,9、压力容器支承面,10、环形段,11、导向装置,12容器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高温、高压冷却剂的压力容器,筒体12由一个带螺栓螺纹孔的法兰6、一个焊有冷却剂进出口管嘴7的环形段10、一个过渡段和一个半圆形下封头焊接而成,其中顶盖8由钢板热压成半圆形,在上法兰6上周边钻有螺栓孔,其支承面上开有放置本发明的沟槽。高温、高压冷却剂在压力容器内流动时,其中有一部分沿压力容器的内壁直接流向压力容器出口接管,并伴随温度与压力的变化,由于压力容器顶盖和筒体法兰是两个独立制作的部件,在压力容器中必须装配在一起并且要保证高密封性,压力容器运行时内部压力要远远大于压力容器所在的环境压力,为防止冷却剂泄漏,在压力容器筒体与顶盖之间安装一种可控应力松弛率范围的密封垫片。
压力容器筒体与顶盖之间接合处要承受在工作过程中,热冷却剂产生的膨胀和收缩而引起的径向和轴向的应力变化,这种变化非常容易产生泄漏,但是这种泄漏的初期无法检测,何时开始泄漏并不清楚;本发明是用一种可控应力松弛率范围的密封垫片简单而有效的预判密封装置的泄漏状况。
通过图2中所示截面图,本发明得以更明确的描述。该可控应力松弛率范围的密封垫片由五部分组成,包括:1、不锈钢内环,2、不锈钢外环,3、含量为99%以上的纯柔性石墨或PTFE的主密封面,4、传感器,5、计算机。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材料并不限制本发明,还可以使用硬度不同的其他材料,如改性膨体四氟等非金属材料或其他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4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蒸青生产工艺
- 下一篇:茶机智能粉料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