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漆柔性木皮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4540.8 | 申请日: | 201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应晨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晨霞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27K5/06;B05D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加工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带漆柔性木皮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属于装潢装修、木制品、家具线条、门窗板材装饰领域中所采用的一种新型装饰材料及其生产该材料的新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们选择纹理自然清晰的木皮贴面的家居用品,考虑到整体家装的协调,包括木制品、家具、门窗和线条都逐渐流行使用木皮贴面。目前在木皮贴面工艺中,一般在曲面、直角面部分采用背面贴有无纺布或背衬纸的木皮,以避免产生木纹开裂问题。但此类木皮贴面制品,尤其是门窗,在自然环境下,长期经阳光照射、风吹雨淋、温湿度变化,极易产生木皮与无纺布、木皮与背衬纸的剥离,大大缩短了木皮贴面制品的使用寿命。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木皮经过柔性处理后,使木皮本身柔软,不易开裂,柔性木皮表面涂上漆后,直接可用于曲面和直角包覆,减少了上漆、干燥、打磨等复杂工艺,避免了长期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木皮与无纺布或背衬纸的剥离,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柔性木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使用木皮软化材料将木皮采用浸泡、喷涂或者辊涂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二步:将处理过的木皮晾干或烘干。第三步:在柔性木皮表面采用辊涂方式涂上柔性漆,经一道或多道上漆、干燥,砂光步骤制成符合要求的带漆柔性木皮。
根据本发明,第一步中所使用的木皮软化材料包括:双烷基酰胺咪唑啉季铵盐柔软剂,水性丙烯酸,溶剂型丙烯酸,水性聚氨酯,溶剂型聚氨酯。第三步中所使用的油漆为紫外光固化漆。本发明的柔性木皮的加工方法及其产品较之现有的贴无纺布木皮、贴背衬纸木皮,大大改善了木皮贴面制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不良产品率,减少了木皮贴面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上漆、打磨等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柔性木皮的加工方法实施实例
本发明所述的柔性木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使用木皮软化材料将木皮采用浸泡、喷涂或辊涂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二步:将处理过的木皮晾干或烘干。第三步:在柔性木皮表面采用喷涂或辊涂方式涂上紫外光固化漆,经一道或多道上漆、干燥,砂光步骤制成符合要求的带漆柔性木皮。
实施例1、用双烷基酰胺咪唑啉季铵盐柔软剂做处理
第一步:使用双烷基酰胺咪唑啉季铵盐柔软剂将木皮采用浸泡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二步:将处理过的木皮晾干。
第三步:在柔性木皮表面采用喷涂或辊涂方式涂上紫外光固化漆,经一道或多道上漆、干燥,砂光步骤制成符合要求的带漆柔性木皮。
实施例2、用水性丙烯酸做处理
第一步:使用水性丙烯酸将木皮采用喷涂或辊涂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二步:将处理过的木皮晾干。
第三步:在柔性木皮表面采用喷涂或辊涂方式涂上紫外光固化漆,经一道或多道上漆、干燥,砂光步骤制成符合要求的带漆柔性木皮。
实施例3、用溶剂型丙烯酸做处理
第一步:使用溶剂型丙烯酸将木皮采用喷涂或辊涂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二步:将处理过的木皮烘干。
第三步:在柔性木皮表面采用喷涂或辊涂方式涂上紫外光固化漆,经一道或多道上漆、干燥,砂光步骤制成符合要求的带漆柔性木皮。
实施例4、用溶剂型聚氨酯做处理
第一步:使用溶剂型聚氨酯将木皮采用喷涂或辊涂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二步:将处理过的木皮晾干。
第三步:在柔性木皮表面采用喷涂或辊涂方式涂上紫外光固化漆,经一道或多道上漆、干燥,砂光步骤制成符合要求的带漆柔性木皮。
实施例5、用水性聚氨酯做处理
第一步:使用水性聚氨酯将木皮采用喷涂或辊涂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二步:将处理过的木皮烘干。
第三步:在柔性木皮表面采用喷涂或辊涂方式涂上紫外光固化漆,经一道或多道上漆、干燥,砂光步骤制成符合要求的带漆柔性木皮。
以上几个步骤之间也可交错完成。
以上仅以双烷基酰胺咪唑啉季铵盐柔软剂、水性丙烯酸、溶剂型丙烯酸、溶剂型聚氨酯、水性聚氨酯为木皮软化材料,紫外光固化漆为漆膜材料举例说明了柔性木皮的制作方法,但相关技术人员根据以上实施实例的公开,采用其他木皮软化材料同样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同样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晨霞,未经应晨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4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