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脾气滞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35064.1 申请日: 2011-02-09
公开(公告)号: CN102177871A 公开(公告)日: 2011-09-14
发明(设计)人: 蔡光先;刘柏炎;易健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卢宏
地址: 410007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功能 消化不良 脾气 动物 模型 建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是一种功能性消化不良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公认的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有慢性应激模型和饥饱失常法。现有技术文献中(例如“慢性应激模型研究进展”<四川精神卫生>2010年第23卷第2期)公开了慢性应激模型。

而饥饱失常法是一种熟知的造模方法,被广泛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手段联合使用进行造模。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不伴有器质性改变、具有胃肠功能紊乱表现的一类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中医学据其临床表现应属“痞满””等范畴。本病多由情志不遂、饮食伤胃、劳倦伤脾、寒温失调等因素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临床多以七情内伤,致肝失疏泄,木郁土壅,运化功能减退,中焦痞塞不通,内生痞满所致,病位在脾胃,但与肝等多个脏腑有密切的关系。

证候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核心,它以中医基础理论特别是藏象理论为基础,又指导着方剂的临床应用.因此中医证候的研究,与中医藏象理论和中药复方作用机理紧密相关,是关系到中医理论发展的关键问题,探索并建立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动物模型对学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脾气滞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脾气滞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是:采用不可预知的慢性应激模型的建立手段与饥饱失常法的手段同时处理动物,从而获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脾气滞证动物模型。

所谓不可预知的慢性应激模型,与传统的慢性应激模型不同,是指选取多种刺激因素对动物进行不可预知的刺激,而传统的慢性应激模型是采用单一的刺激手段对动物进行刺激。传统的慢性应激模型使得动物对单一刺激不敏感。

具体地,本发明的方法是:采用不可预知的慢性应激模型:选取多种刺激因素对动物进行不可预知的刺激:①食物剥夺24小时;②饮水剥夺合并空瓶刺激12小时;③明暗颠倒24小时;④湿笼饲养24小时;⑤强迫游泳45℃,5分钟;⑥倒悬30分钟;⑦行为束缚30分钟;⑧超声刺激2小时;⑨夹尾1小时。每天随机选取一种,相邻两天的刺激不重复,在上述造模同时,动物禁食24小时,仅给予蒸馏水,然后给予富脂食物喂养2天,重复上述方法造模14天。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和疾病模型的最大区别就是除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有病理变化外,同时还出现有肝郁证的表现,不同于普通疾病模型的病理生理表现,会有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的变化。

病证结合模型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生物学研发奠定基础,为新型治疗药物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在研究探索中医证的涵义和生理、病理、病因的实质及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作为中医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将与中医临床研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中医现代化水平。通过本研究,可以扩大方剂学的研究领域,推进方剂配伍规律的物质基础研究,为中医证型的现代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学上的参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保障及依据。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中医动物模型,还为中药新药开发和机理研究提供,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大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型动物肠道组织病理切片图,其中:A疾病模型组,B病证模型组,C阳性药物组;

图2各组小鼠脑内DRD1阳性细胞表达(×400),其中:A正常组,B病证模型组,C疾病模型组,D阳性药物组;

图3各组小鼠脑内DRD2阳性细胞表达(×400),其中:A正常组,B  病证模型组,C疾病模型组,D阳性药物组;

图4各组小鼠十二指肠DRD1阳性纤维表达(×200),其中:A正常组,B病证模型组,C疾病模型组,D阳性药物组;

图5各组小鼠十二指肠DRD2阳性纤维表达(×200),其中:A正常组,B病证模型组,C疾病模型组,D阳性药物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目的

运用慢性不可预测应激和饥饱失常法复制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脾气滞证动物模型,从行为学、功能评价、病理学、胃肠激素和相关神经递质检测评价动物模型,并运用药物进行反证,探讨肝脾气滞证的病理基础,建立一种国际公认的动物模型。

2.材料

2.1动物来源

Km小鼠,2月龄,清洁级,20-30g,雌雄各半,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公司提供,实验动物许可证号SCXK(湘)2009-0004。

2.2试剂与药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湖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5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