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纳米金属的抗菌性纤维类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6138.3 | 申请日: | 2011-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莫小慧;史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优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15/44 | 分类号: | A61L15/44;A61L1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528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纳米 金属 抗菌 纤维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纳米金属的抗菌性纤维类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银和铜,尤其是银长期以来已被确认其具有有效的抗菌性能,特别是对杀灭一些在护理慢性伤口过程中常见的细菌为行之有效。而且,已经表明银对某些耐抗生素的细菌的灭菌效果。目前,最常见的抗菌性含银敷料分为离子型和纳米金属型,采用银离子技术是通过一种银化合物将银离子提供至所使用的伤口敷料中,而采用纳米金属技术是通过使纳米金属例如纳米银粒子施加于伤口敷料上。
在制备抗菌性纤维类伤口敷料时,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将抗菌剂溶入(或者溶入)纤维聚合物材料内部,即在纺丝溶液中掺混抗菌剂并使其保留在制成的纤维中。
美国专利US6,897,349和欧洲专利EP1216065公开了制备含银抗菌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制备纤维过程中,使氯化银分散于纤维之中。
中国专利CN1308509C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含银甲壳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粒径为1微米以下的银化合物颗粒即银磷酸锆氢钠(商品名为Alphasan)混合于纺丝溶液中,该银化合物含银量为3.0-4.0重量%。
中国专利CN1060235C公开了一种抑菌丙烯纤维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含有抑菌母粒与聚丙烯混合纺丝制成纤维,该纤维中含有500-1000ppm(重量)的抑菌剂。
欧洲专利EP1849464和美国专利US2007275043介绍在一种把银化合物(银碳酸盐)加在纤维内部的办法,即把银化合物掺混在纤维纺丝液中。
中国专利申请CN1673425A介绍了一种含0.1-1重量%纳米银抗菌粘胶纤维的方法,其中纳米银是加在纺丝原液中的。但是该方法要使用胶体保护剂,使用胶体保护剂量可达2重量%。所有这些胶体保护剂只能以悬浮体的形式存在于纤维内部,而不能成为纤维中大分子相互交联的一部分。这实际上又减少了纤维中纺丝聚合物的比例,从而也限制了纳米银的最高含量,该方法只能做到1重量%纳米银含量。
二是将抗菌剂施加于纤维或者织物的表面,即渗透至纤维或者织物的表层,或者附着于纤维或织物的表面。
中国专利申请CN1895683A公开了一种纳米银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采用浸轧方法使含有纳米银的涂覆液涂覆于织物上,制成纳米银的含量为0.05-2.9重量%的敷料。
中国专利CN100346840C公开了一种复合纳米抗菌医用敷料,该发明在无纺布或碳纤维吸附材料上复合含银的纳米颗粒,粒径为1-15纳米。
中国专利申请CN1066783A公开了一种制备含有抗菌金属的抗菌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气相沉积等物理方法形成含有银、铜等及其合金的抗菌金属的抗菌材料。
美国专利US7,462,753公开了一种纳米银伤口敷料,该敷料为四层结构,第一层由亲水性布构成,第二层由浸渍了纳米银的活性碳布构成,第三层由超级吸水聚合物构成的无纺布形成,第四层由覆盖于第三层的气孔状织物构成。
欧洲专利EP1095179公开一种用于伤口敷料的无纺织物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采用层压复合工艺将海藻酸盐纤维网复合在涂有银的纤维网格布的两面。
美国专利US7,385,101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伤口敷料的抗菌纺织材料及其伤口敷料,该抗菌敷料是将表面带有金属银涂层的纺织纤维与海藻酸盐纤维混合,通过非织造方法制得。
美国专利US20030180346和欧洲专利申请EP1318842公开了一种含银医用敷料,该敷料通过含银纤维与非含银纤维混纺而制得,所得伤口敷料含有0.01-5.0重量%的银离子。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在采用银离子或纳米银粒子作为抗菌剂提供至所使用的伤口敷料中的方法可以是在纺丝溶液中掺混银化合物或纳米银粒子并使其保留在制成的纤维中,或者是将银离子或纳米银粒子的抗菌剂施加于纤维或者织物的表面,使其渗透或者附着于纤维或织物的表面。但是,把金属化合物或纳米金属粒子加入纺丝液中,从而使整个纤维结构都有均匀分布有金属离子或纳米金属粒子的抗菌性纤维类敷料的制造方法生产周期长,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将金属粒子,甚至纳米金属粒子施加于纤维或织物表面的抗菌性纤维类敷料的制造方法都是采用浸轧方法、浸渍方法以及气相沉积方法,金属粒子,甚至纳米金属粒子仅吸附于纤维或者织物的表层,容易从纤维或织物的表面脱落,且无法用于溶胶性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优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未经佛山市优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6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多点开关柜内部故障电弧在线监测与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