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时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6832.5 | 申请日: | 2011-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3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时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网络系统中超时控制机制。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各个运营商提供了许多安全保护方案。
例如,在现有的Web系统中,超时控制大致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客户端的超时控制,另外一种是基于服务器的超时控制。在基于客户端的超时控制中,由于通常一个客户端包括至少一个浏览器用户,当浏览器用户的当前操作界面被客户端因为超时而锁定的时候,用户可以通过复制URL(全球定位资源符)在所述客户端中建立新的浏览器用户,从而进入被锁定的操作界面中,而不需要重新输入验证信息,这种超时控制机制存在着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基于服务器的超时控制机制,在基于服务器的超时控制机制中,当浏览器用户超时时服务器便会中断与浏览器用户间的会话,从而防止通过复制URL来绕过超时控制机制的弊端。然而,基于服务器的超时控制机制存在无法区分哪种请求需要进行超时控制,哪种请求不需要进行超时控制,如此便会将客户端发送的任何请求都进行超时控制,不仅不能准确的判断浏览器用户是否真正的超时,而且还有可能导致用户的超时控制失效的弊端;此外,客户端不能主动锁定的浏览器用户的当前操作界面,只有当浏览器用户再次发出请求时才会弹出已经超时的警告并锁定操作界面,而此前,浏览器用户的当前操作界面的信息处于公开状态,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时控制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超时控制系统。
一种超时控制方法,用于对客户端进行超时控制,所述客户端包括至少一个浏览器用户,其包括: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客户端请求,所述客户端请求中包含第一超时控制标识,所述第一超时控制标识用于启动对所述浏览器用户的超时控制,所述服务器维护用于判断所述浏览器用户是否超时所需的条件信息并根据所述条件信息生成超时状态信息;
从服务器侧获取所述浏览器用户的超时状态信息;
根据所获取的超时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浏览器用户超时时,锁定浏览器用户当前的操作界面。
一种超时控制方法,用于对客户端进行超时控制,所述客户端包括至少一个浏览器用户,其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客户端请求,所述客户端请求包含第一超时控制标识,所述第一超时控制标识用于启动对浏览器用户的超时控制;
根据所述第一超时控制标识确定所述浏览器用户需要进行超时控制,维护用于判断所述浏览器用户是否超时所需的条件信息,根据所述条件信息生成超时状态信息,所述超时状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浏览器用户是否超时,以使所述客户端在所述浏览器用户超时时锁定浏览器用户当前的操作界面。
一种客户端,其包括:
客户端请求模块,用以向服务器发送客户端请求,所述客户端请求中包含第一超时控制标识,所述第一超时控制标识用于启动对所述浏览器用户的超时控制,所述服务器维护用于判断所述浏览器用户是否超时所需的条件信息并根据所述条件信息生成超时状态信息;
超时状态获取模块,用以从服务器侧获取所述浏览器用户的超时状态信息;以及
客户端锁定模块,用以根据获取的浏览器用户的超时状态信息信息来决定是否锁定客户端操作界面,若用户已超时则锁定当前操作界面。
一种服务器,其包括:
业务接收模块,用以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客户端请求,所述客户端请求包含第一超时控制标识,所述第一超时控制标识用于启动对浏览器用户的超时控制;
超时状态判断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超时控制标识确定所述浏览器用户需要进行超时控制,维护用于判断所述浏览器用户是否超时所需的条件信息,根据所述条件信息生成超时状态信息,所述超时状态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浏览器用户是否超时,以使所述客户端在所述浏览器用户超时时锁定浏览器用户当前的操作界面。
一种超时处理系统,包括:
客户端,用以向服务器发送客户端请求,所述客户端请求中包含第一超时控制标识,所述第一超时控制标识用于启动对所述浏览器用户的超时控制,所述服务器维护用于判断所述浏览器用户是否超时所需的条件信息并根据所述条件信息生成超时状态信息;从服务器侧获取所述浏览器用户的超时状态信息;根据所获取的超时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浏览器用户超时时,锁定浏览器用户当前的操作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68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腹泻的胶囊剂
- 下一篇:一种刺绣机中过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