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网络映射处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6858.X | 申请日: | 2011-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5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蛟;叶松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网络 映射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虚拟网络映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各区域管理实体设备发送的各区域的边界网络状态信息,将接收到的虚拟网络拓扑请求的请求拓扑划分为多个虚拟子网,并将各虚拟子网分别分解为虚拟元素请求序列;
将各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分发到所述各区域管理实体设备,由所述区域管理实体设备根据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将所述各虚拟子网的逻辑拓扑与物理拓扑进行映射匹配;
对所述各区域管理实体设备发送的虚拟子网映射信息进行合并处理,将合并后生成的最终映射信息反馈给虚拟网络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虚拟子网分别分解为虚拟元素请求序列包括:
将各虚拟子网的请求拓扑中入度和出度之和最大的节点分别作为各虚拟元素请求序列中的起始节点;
分别根据广度优先原则遍历与所述起始节点相关的链路及所述链路对应的节点,并按遍历顺序分别存储所遍历的节点与链路序列;其中,所述链路按照链路权值大小排序,所述链路权值相同的链路以链路对端节点的节点权值大小排序,所述节点为每遍历一条链路后所遍历的所述链路对应的未被遍历的对端节点;
分别将所述节点与链路序列中下一个未被遍历的节点作为起始节点,重复上述步骤对所述请求拓扑中未被遍历的节点和链路进行排序,直到遍历所述请求拓扑中所有节点和链路;
分别输出最终的虚拟元素请求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将所述各虚拟子网的逻辑拓扑与物理拓扑进行映射匹配包括:
从物理拓扑中选择入度和出度之和不小于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中虚拟根节点的度的所有物理节点,将选择的物理节点中可用权值最大的物理节点作为所述虚拟根节点的映射节点;
以所述虚拟根节点的映射节点为根节点在所述物理拓扑中生成极小阶子树,并按照逐层遍历原则在所述极小阶子树中依次匹配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中与所述虚拟根节点相关的各元素;
以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中未匹配虚拟元素的上一个已匹配虚拟节点对应的物理节点作为所述根节点,重复上述步骤继续匹配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中的各元素,直到完全匹配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中的各元素或者匹配失败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逐层遍历原则在所述极小阶子树中依次匹配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中的各元素包括:
若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中的虚拟链路的对端节点未匹配,则在当前极小阶子树中选择可用权值最大且叶子节点满足所述虚拟链路的对端节点的要求的物理链路作为所述虚拟链路的映射链路;
当所述极小阶子树中的所有叶子节点均不满足所述虚拟链路的对端节点的要求时,依次合并所述当前极小阶子树中未匹配的叶子节点对应的下一跳链路,直到生成的新的极小阶子树中存在满足所述虚拟链路的对端节点的要求的物理链路,并在所述新的极小阶子树中匹配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中的剩余元素;
若所述虚拟链路的两端节点已匹配,则将所述物理拓扑中分别以所述两端节点所匹配的叶子节点为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最短链路作为所述虚拟链路的映射链路,所述最短链路为可用权值最大的物理链路;当所述最短链路不满足所述虚拟链路的要求时,匹配失败;
将与所述虚拟链路匹配的物理链路的对端物理节点作为所述虚拟链路的对端节点的映射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匹配失败的虚拟元素为虚拟节点时,还包括:
获取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中与所述虚拟节点相关的上一个虚拟链路的对端节点;
回溯至所述物理拓扑中与所述对端节点匹配的物理节点处,将与所述虚拟链路匹配的物理链路标识为匹配失败,在与所述物理节点对应的满足所述虚拟链路的要求的物理链路中选择与所述虚拟链路匹配的物理链路进行映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匹配失败的虚拟元素为虚拟链路时,还包括:
获取所述虚拟元素请求序列中与所述虚拟链路相关的上一个虚拟节点;
回溯至所述物理拓扑中与所述虚拟节点匹配的物理节点处,在以所述物理节点为端点的未匹配物理链路中选择与所述虚拟链路匹配的物理链路进行映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68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滑油系统的滑油增压泵
- 下一篇:金属管与胶管连接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