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尼放线装置及高楼逃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6904.6 | 申请日: | 2011-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8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泰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放线 装置 高楼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可以辅助生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高层建筑中逃生的器械及其中的阻尼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高楼逃生或救生的器械,如消防云梯等,都是消防、公安等国家机关专用的,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普通人家不可能去置备这样的器械。对于处于高楼上的人员,一旦遇到火灾或者地震等突发事件,通常都会蜂拥至电梯和楼梯,其实这是相当错误的选择,因为电梯在这些突发事件中通常都不能使用;而从楼梯下楼,也不现实。一方面,由于楼层太高,而且楼道里挤满了人,秩序十分混乱,移动相当缓慢,时间上根本来不及;另一方面,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整个楼道等安全出口都充斥着火焰、烟雾和有害气体,而在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楼梯时刻都有倾倒的危险。事实上,好多人不是死伤于火灾或者地震事件中,而是死伤于相互踩踏或者烟气窒息。当然,也可能有人事先准备了绳索,在遇到火灾或地震等突发事件时,可将绳索一端固定住,借助于绳索,从窗口沿着墙壁滑落至地面。很明显,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没有经过训练、不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的人,通常是不敢用这种方法逃生的,因为这种逃生方法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安全可靠。为此,申请人于2009年6月17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并获得了一件发明创造名称为高楼逃生器、专利号为ZL200920046633.0的发明专利。但是,该高楼逃生器中的阻尼放线装置是现成的,成本较高,结构比较复杂,使用不便,给整个高楼逃生器的使用带来不便;而且,这种高楼逃生器的固定装置安装后,安全性得不到可靠的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阻尼放线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阻尼放线装置,包括:对合在一起的前、后盖,前盖的背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摩擦腔,摩擦腔中设置有阻尼组件,所述后盖的背面上设置有放线腔,放线腔中设置有放线组件,放线组件包括:放线轴,放线轴上设置有放线轮和放线齿轮,放线轮上沿周向设置有放线槽;所述的阻尼组件包括:阻尼轴,阻尼轴上设置有支座,支座的一侧活动铰接有一对与相应摩擦腔相配合的制动块,制动块上设置有摩擦片,两个制动块在支座的另一侧通过拉簧相连,阻尼轴上还设置有与放线齿轮相啮合的阻尼齿轮;所述摩擦腔的底壁上和放线腔的底壁上分别设置有阻尼轴支承孔,阻尼轴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相应的阻尼轴支承孔中,放线腔的底壁上和前盖的背面上分别设置有放线轴支承孔,放线轴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在相应的放线轴支承孔;所述的后盖上设置有与放线轮相配合的穿线口。
所述的放线槽为“V”形槽,放线槽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周向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起,两侧侧壁上的防滑凸起相互错开。
所述前盖的背面在穿线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柱。
所述的前盖或后盖的表面上还设置有悬挂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安装十分简单、使用方便的高楼逃生器。
为解决上述的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楼逃生器,包括:放线盘、安全捆绑带、固定装置和上述的阻尼放线装置,放线盘上绕有钢丝绳,阻尼放线装置与所述的固定装置相连,所述的钢丝绳通过穿线口绕过放线轴上的放线轮,与安全捆绑带相连接。
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索套、开口的吊环和至少一个可安装在墙体中的挂环,索套穿设在挂环中,并通过吊环和穿设在吊环开口端中的螺栓与所述的阻尼放线装置相连。
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开口的吊环和一个可安装在墙体中的挂环,吊环套上挂环上,并通过螺栓与所述的阻尼放线装置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阻尼放线装置采用离心式结构,设计非常简单、巧妙,价格便宜,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从而使整个高楼逃生器的使用十分方便;而且,本发明所述的高楼逃生器中的固定装置安装后十分牢靠,使得高楼逃生器的安全性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阻尼放线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前盖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后盖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阻尼轴与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阻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右侧制动块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右侧制动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吊环的侧视方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卡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所述前盖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泰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泰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6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液压阻尼的高楼缓降装置
- 下一篇:放射处理的验证方法和放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