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工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7592.0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大川润;宫本干大;今里祐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33/02 | 分类号: | C03B33/02;B28D1/2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有一种切割机,为了将玻璃板等脆性板加工成规定的尺寸形状,在脆性板的表面压紧刀具并使之移动,从而形成槽状切割线(刻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为了将脆性板加工成矩形状,该切割机在脆性板上使四个刀具大致同时移动,大致同时形成四条切割线。由此,在加工一条量的切割线形成时间内可以形成四条切割线。
四个刀具构成为可分别沿规定方向(X方向或Y方向)移动。为了沿规定方向引导刀具,设置有直线状的导轨。导轨与四个刀具对应并设置有四根。四个刀具也构成为可分别沿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
该切断机具有控制四个刀具的轨迹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基于外部存储装置所存储的增补信息控制四个刀具的轨迹。增补信息包含四根导轨的直线精度,控制装置考虑各导轨的直线精度而将各刀具的轨迹控制为直线状。
通常,在切割机的附近设置有对脆性板施加弯曲应力而沿切割线割断脆性板的折断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按照切割机、折断机的顺序输送脆性板,并加工成希望的尺寸形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48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6-74153号公报
但是,一般认为为了在下一个脆性板的加工中反映出脆性板的加工结果、提高加工精度,使上述增补信息中包含脆性板的加工结果。
然而,检查脆性板的加工结果的作业及在下一个脆性板的加工中反映出检查结果的作业目前由用户手动作业进行,该作业繁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轻用户的作业的加工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管理系统,具有:
切割机,根据在记录介质中所录的移动路径信息,相对于支承脆性板的支承体使在所述脆性板的表面刻设切割线的加工头相对地移动;
折断机,沿着由所述切割机形成的切割线割断脆性板;及
检查机,检查利用折断机割断脆性板而得到的加工品,
所述检查机将检查结果发送到所述切割机,
所述切割机具有根据在所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移动路径信息控制所述加工头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的相对移动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从所述检查机接收到检查结果后,基于接收到的检查结果更新在所述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移动路径信息。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减轻用户的作业的加工管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加工管理系统的概略构成图,是剖开表示一个加工头的平面图;
图2是拍摄装置420拍摄的四个拍摄区域的平面图;
图3是在切割机200中,控制装置250从检查机400接收到检查结果时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
图4是移载机的概略构成图。
标号说明
10 脆性板
14 切割线
100 加工管理系统
200 切割机
210 工作台
220 加工头
230 移动装置
240 记录介质
250 控制装置
300 折断机
400 检查机
500 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加工管理系统)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加工管理系统的概略构成图,是剖开表示一个加工头的平面图。如图1所示,加工管理系统100具有切割机200、折断机300、及检查机400。切割机200、折断机300、及检查机400按该顺序沿生产线设置。
加工管理系统100具有在沿生产线设置的设备之间进行脆性板10的转移的移载机600(参照图4)。移载机600也可以是一般的构成,例如,如图4所示,由支承脆性板10的构架610等构成。
构架610具有构架主体612、及排列于构架主体612下表面的多个吸附垫614。吸附垫614具有吸附脆性板10的吸附面616。在吸附面616上设置有吸附孔,与真空泵等吸气源连接。在脆性板10与吸附面616接触的状态下使吸气源工作并且吸附孔内减压时,脆性板10吸附在吸附面616上。从该状态起吸气源停止工作且吸附孔内向大气开放时,解除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7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