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束式齿轮传动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37614.3 | 申请日: | 2011-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1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黄道兵;唐应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应时;黄道兵 |
主分类号: | B60T11/04 | 分类号: | B60T11/04;B60T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束式 齿轮 传动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束式齿轮传动制动装置,特别是可用于客车、重型车辆的中央缓速或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先后出台了车辆行车、制动安全的相关法律,汽车缓速器市场的需求量增长迅速,电涡流缓速器占有很大的市场,电涡流缓速器较其他类型的缓速器有很多优点,但是它体积大,质量重;与汽车轻量化、集成化的发展不相适应;制动时消耗电流大、电磁线发热量高,制动力矩随温度上升衰减严重,且价格高。
现有的汽车主制动器内张式鼓式刹车装置,多为定心凸轮式外张领从蹄式制动器,缺点是驱动凸轮的力要大而效率却相对较低,其效率约为0.6~0.8,且内张式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和散热性不是很好,制动力稳定性差,在不同路面上制动力变化很大,不易于掌控,而且由于散热性不好,鼓式制动器长时间制动热衰退现象很明显,制动功率不断下降,影响行车安全,所以它不满足山区公路上连续下坡行驶时的制动要求。
因此,需要发明新的制动器。
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速与制动效果良好,温升低、质量轻、体积小、反应灵敏、制动效果好的缓速制动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循环水冷摩擦鼓(8)安装在车辆变速箱输出轴法兰盘上(传动轴上或主减速器主动齿轮法兰盘),随变速箱输出轴一起旋转。支撑起整个多功能外束式制动器的支架(1)安装在汽车变速箱输出端的外壁上或车辆底盘上,左右蹄铁共用一根支承销(9)(可以用两根支承销),通过左右蹄铁同时抱紧循环水冷摩擦鼓(8),从而实现车辆的制动,这种设计使受力更为合理,提高了制动性能。
如图1、图2、图3所示,制动器上部设有齿轮传动箱,采用齿轮传动传输驱动力。齿轮传动箱设置了四个齿轮,其中:一个主齿轮(13),一个过渡齿轮(14)、两个驱动齿轮(12)和(15)。左右蹄铁(3)与 (7)上方均设计安装了齿条(4)与(6),蹄铁总成内表面安装有摩擦片(2),左右蹄铁、四片摩擦片、左右齿条都能互换,使得制造、使用、维修都很方便。
如图4、图5所示,摩擦片(2)为非等厚的,初始制动时就能保证其与流出,表面的完全接触,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初期磨合,且随着摩擦片的磨损,摩擦片逐渐接近等厚度,这样充分考虑了制动时的受力分布特征及磨损规律,达到节省摩擦片的材料成本。
如图6-图9所示,支架(1)具有如下作用:支架的上方用于安装齿轮箱(5);支架的下方用于安装支承销(9)的支座,左右蹄铁(7)安装在支承销(9)上;支架的立面包括:安装定位端面(18)及定位圆(20),用于确定支架(1)相对于汽车变速箱的轴向位置和保证安装定位圆(20)与循环水冷摩擦鼓(8)的同心度;连接螺栓孔(17)上安装的螺栓用于固定支架与汽车变速箱输出端的壳体上(或车架上或主减速器壳体上),支撑制动器整个机械零部件的重量及承受制动时所产生的制动力,另外,具有各个功能的支架部分铸造成一个整体,提高了制造、加工、定位、传动精度。
如图10-图13所示,循环水冷摩擦鼓(8)包括:外轮鼓(22)、盖板(23)、导流板(24)轮辐(25)、连接螺钉(26)、进水口(27)、出水口(28)。冷却水在一定的压力下,从进水口(27)进入,在导流板(24)的引导下,在循环水冷摩擦鼓(8)内流动,充分吸收制动的摩擦热后, 经出水口(28) 流出,冷却水能迅速降低循环水冷摩擦鼓(8)整体温度,保证制动器正常工作。
外束式齿轮传动制动从质量上,性能上,制造成本都能满足商用车辆对缓速器的需求,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性价比高等特点,同时提高了汽车制动性能,保障了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束式齿轮传动制动器装配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外束式齿轮传动制动器装配传动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齿轮传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摩擦片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摩擦片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支架右视图;
图7是本发明支架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支架后视图;
图9是本发明支架上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水冷摩擦鼓装配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水冷摩擦鼓内腔主视图;
图12是本发明水冷摩擦鼓内腔B-B视图;
图13是本发明水冷摩擦鼓内腔C-C视图。
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应时;黄道兵,未经唐应时;黄道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7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