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专业蓝光盘的离线存储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7940.4 | 申请日: | 2011-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石光;陈康;张斌;李晓宁;许红昆;黄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专业 光盘 离线 存储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存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专业蓝光盘的离线存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存储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了满足各个领域的发展需求,已经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文件存储管理系统。
目前,影音资料库、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等文件存储管理系统通常都使用数据流磁带作为其离线存储。虽然磁带作为影音资料的存储介质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磁带作为影音资料存储介质同样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由于数据流磁带的保存条件相当苛刻,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使用磁带进行大批量文件的存储就需要投入相当高的成本用于磁带的保存;同时,因为数据流磁带是线性访问设备,不能进行随机访问,而且需要专用的数据流磁带备份管理软件进行管理,数据不易于交换,这也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专业蓝光盘作为一种新型存储介质,其支持数据的随机访问,对保存环境的要求也比较宽松,而且还能够进行数据的长期保存。这些都使得专业蓝光盘克服了传统磁带存储的众多缺陷。但是,单片专业蓝光盘的容量只有几十GB,最大的也不过上百GB,然而影音资料库、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等通常需要几十TB,甚至上百、上千TB的存储容量。如何利用专业蓝光盘进行大批量文件的存储管理,或者说如何将专业蓝光盘作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等文件存储管理系统的离线存储介质,目前还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专业蓝光盘的离线存储系统及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本较高、使用不便、以及大量专业蓝光盘的管理复杂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专业蓝光盘的离线存储系统,包括:
布局模块,用于从在线存储单元中查找需要离线存储的文件,并对所述文件进行布局;
标识模块,用于基于布局后的文件,生成一组标识码,并将生成的标识码打印为标签;
建档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标签将所述文件与专业蓝光盘建立对应关系;
写入模块,用于通过扫描所述标签上的标识码,将所述文件自动写入专业蓝光盘。
优选地,所述建档模块包括:
位置信息记录单元,用于指定专业蓝光盘的存放位置,并将指定的位置信息记录在对应的标签上。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文件恢复模块,用于将写入专业蓝光盘的文件重新恢复至所述在线存储单元中。
优选地,所述文件恢复模块包括:
请求单元,用于针对所要恢复的文件,发出恢复请求;
光盘管理单元,用于基于收到的恢复请求,查找与所要恢复的文件对应的专业蓝光盘;
读出单元,用于基于恢复请求,自动将查找到的专业蓝光盘中所要恢复的文件恢复至所述在线存储单元。
优选地,所述光盘管理单元包括:
寻址子单元,用于基于标签将查找到的专业蓝光盘的位置信息检索出来。
一种基于专业蓝光盘的离线存储方法,包括:
从在线存储单元中查找需要离线存储的文件,并对所述文件进行布局;
基于布局后的文件,生成一组标识码,并将生成的标识码打印为标签;
基于所述标签将所述文件与专业蓝光盘建立对应关系;
通过扫描所述标签上的标识码,将所述文件自动写入专业蓝光盘。
优选地,在所述基于所述标签将所述文件与专业蓝光盘建立对应关系之后,还包括:
指定专业蓝光盘的存放位置,并将指定的位置信息记录在对应的标签上。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写入专业蓝光盘的文件重新恢复至所述在线存储单元中。
优选地,所述将写入专业蓝光盘的文件重新恢复至所述在线存储单元中还包括:
针对所要恢复的文件,发出恢复请求;
基于收到的恢复请求,查找与所要恢复的文件对应的专业蓝光盘;
基于恢复请求,自动将查找到的专业蓝光盘中所要恢复的文件恢复至所述在线存储单元。
优选地,所述基于收到的恢复请求,查找与所要恢复的文件对应的专业蓝光盘还包括:
基于标签将查找到的专业蓝光盘的位置信息检索出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基于专业蓝光盘实现了对大批量文件的离线存储,因为专业蓝光盘易于保存,也支持数据的随机方位,所以能够大大的降低离线存储系统的维护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大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同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79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