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法常压捕集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9363.2 | 申请日: | 201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敬尧;陈林;张明旭;韩松;苏传好;闵凡飞;李寒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38 安徽省淮南市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压 吸收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系统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电厂烟气净化及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减排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氨法常压捕集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减排一般是分开进行,即先脱硫再脱碳,烟气脱硫技术主要以石灰石-石膏湿法、旋转喷雾半干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海水脱硫、电子束脱硫、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等为主,其中湿式石灰石法是现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尾部烟气脱硫技术,该工艺是用石灰浆液或石灰在吸收塔内吸收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硫,生产物为亚硫酸钙及硫酸钙,它的脱硫效率为75%-95%,其主要问题在于吸收剂(石灰或石灰石)的溶解度小,利用率低,灰渣量大,由此造成脱硫设备和管道内易发生结垢和堵塞,且生产物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干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由于吸收剂同烟道气接触时间短的原因,脱硫效率一般在50%-75%之间,脱出效率低,且同样存在固体污染物二次污染问题回收法主要有Wellman-Lord法、活性炭法、氨法等,Wellman-Lord法使用亚硫酸钠作为吸收剂,脱硫效率可达95%,但该工艺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高;活性炭法虽然脱硫效率可达98%,但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和活性炭消耗量大;氨法脱硫效率一般在95%-99%之间,脱硫产物可直接当肥料使用,不产生废水和其他废物,具有其他工艺不可比拟的优点,但该工艺往往存在尾气中氨损失较高而直接造成脱硫效率降低的问题。国内外减碳技术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封存法等,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法常压捕集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系统及工艺,其脱硫减碳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系统结构简化、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氨法常压捕集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系统,其中包括稀氨水供给装置、引风机、第一换热器、高浓度氨水储槽、第一、二泵、二氧化硫吸收装置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所述二氧化硫吸收装置包括常压的二氧化硫吸收塔、第二换热器、二氧化硫结晶槽、硫酸铵产品离心机、第一母液槽和第五、六泵,所述二氧化硫吸收塔包括第一罐体、罐体内的第一冷却装置及罐体内上、中部分别设置的第一、二喷淋装置,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包括常压的二氧化碳吸收塔、第三换热器、二氧化碳结晶槽、碳酸氢铵产品离心机、第二母液槽和第七、八泵,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塔包括第二罐体、罐体内的第二冷却装置及罐体内上、中部分别设置的第三、四喷淋装置,所述稀氨水供给装置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喷淋装置连接,所述引风机通过管路与第一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排气口通过管路伸入所述第一罐体内腔下部,所述第一罐体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五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五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二氧化硫结晶槽的进口连接,所述二氧化硫结晶槽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硫酸铵产品离心机的进口连接,所述硫酸铵产品离心机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母液槽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母液槽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六泵连接,所述第六泵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第五、六泵的进口之间连接第一管路,所述高浓度氨水储槽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二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二泵的出口分别与第二、四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第一罐体上部通过排气管与第二罐体内腔下部连通,所述第一、二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水管及第一换热器的冷却水进水管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二冷却装置的冷却水出水管及第一换热器的冷却水出水管连接在一起,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二调节阀,所述第二罐体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七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七泵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三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出口通管路与二氧化碳结晶槽的进口连接,所述二氧化碳结晶槽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碳酸氢铵产品离心机的进口连接,所述碳酸氢铵产品离心机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母液槽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母液槽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第八泵连接,所述第八泵通过管路与所述第四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第七、八泵的进口之间连接第二管路。
本发明氨法常压捕集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系统,其中所述稀氨水供给装置由稀氨水储槽和第三、四泵组成,所述稀氨水储槽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三、四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三、四泵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三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本发明氨法常压捕集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经过除尘处理的燃煤电厂烟道气经所述引风机抽入所述第一换热器中,通过第一换热器降温达到生产工艺所需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9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