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馈式有源声屏障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9613.2 | 申请日: | 201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4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山;卢晶;陈锴;吴海全;陈家兴;陶建成;林志斌;师瑞文;董家富;邱小军;李宁荣;吴训;耿锡年;陈卫松;彭久高;曾荣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G10K1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馈式 有源 屏障 | ||
1.一种前馈式有源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包括无源声屏障(1)和单通道前馈有源控制系统阵列(2);
单通道前馈有源控制系统阵列(2)的每一单通道前馈有源控制系统(3)包括:参考传声器(6)、误差传声器(7)、次级声源(8)和控制器(9);
参考传声器(6)为单指向传声器,位于噪声源一侧且靠近屏障顶部,指向噪声源一侧,接收噪声源发出的声音产生的参考信号,传递给对应的控制器(9);
误差传声器(7)位于观测点一侧且靠近屏障顶部,接收噪声源发出的声音和次级声源(8)发出的声音的组合产生的误差信号,传递给对应的控制器(9);
次级声源(8)安装在无源声屏障(1)的顶部,接收对应的控制器(9)传来的消声信号,并发出与消声信号对应的声音;
控制器(9)根据参考信号和误差信号产生消声信号,使其对应的误差传声器(7)处的声压幅值平方最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馈式有源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有单通道前馈有源控制系统(3)的次级声源(8)是沿无源声屏障(1)均匀分布安装的,间距为dcc,dcc小于欲用有源控制系统来有效控制的噪声频段的最高频率对应波长的一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馈式有源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每一单通道前馈有源控制系统(3)的误差传声器(7)的位置与次级声源(8)的位置相对应,二者声中心的连线垂直于无源声屏障(1)在水平面的投影,所有单通道前馈有源控制系统(3)的误差传声器(7)与其对应的次级声源(8)距离dce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馈式有源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每一单通道前馈有源控制系统(3)的参考传声器(6)的位置与次级声源(8)的位置相对应,二者声中心的连线垂直于无源声屏障(1)在水平面的投影,所有单通道前馈有源控制系统(3)的参考传声器(6)与其对应的次级声源(8)距离drc相等;
参考传声器(6)的位置需使[dne-(dnr+dce)]/c>t0的不等式满足,以保证有源控制系统的因果性,其中c为空气中的声速,t0为有源控制系统存在的电路与算法时延,dnr为噪声源到参考传声器(6)的直线距离,dne为噪声源到误差传声器(7)的直线距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馈式有源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每一单通道前馈有源控制系统(3)的控制器(9)的位置与次级声源(8)的位置相对应,安装在该次级声源附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馈式有源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每一单通道前馈有源控制系统(3)的控制器(9)采用前馈单通道自适应控制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96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容纳耳机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