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基板粘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39853.2 | 申请日: | 201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9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市村久;海津拓哉;中山幸徳;石田刚;武田纮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斯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粘合 系统 | ||
1.一种液晶基板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将由运送下基板的滚筒输送机构成的第一运送线、向上述第一运送线上涂覆密封剂的膏剂涂覆机、配置在上述膏剂涂覆机的下游侧的短路用电极形成用涂覆机、使液晶材料滴下的液晶滴下装置、检查下基板的状态的第一检查室、传送室串联配置,
在第一运送线上并联地形成由运送上基板的滚筒输送机构成的第二运送线,在上述第二运送线的终端侧设置基板反转装置,作为反转装置的下游侧的合流点,设置传送室,
在上述第一运送线和第二运送线的合流点,设置与第一运送线连接的由滚筒输送机构成的第三运送线,在上述第三运送线上串联地配置传送室、前处理室、基板粘合室、后处理室、紫外线照射室以及面板检查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基板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板反转装置,
具备步进梁,所述步进梁具有以向上的状态从滚筒输送机接收向上地运送到台架上来的上述上基板并进行保持的多个指部,
上述步进梁做成在一端侧设置上下移动部件,在另一端侧设置水平移动部,上述上下移动部件沿设置在上述台架上的移动用柱上下移动,且上述水平移动部沿线性引导器在水平方向移动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基板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板反转装置的上述步进梁的多个指部的每一个上设置吸附保持上述上基板的多个真空吸附垫,上述真空吸附垫具备与上述指部的面相比为规定的高度的足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基板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板反转装置中,
由设有连结部的旋转臂构成反转机构,
做成将向上地保持上述上基板,在上述滚筒输送机上运送来的运送托盘的连结机构连结在该旋转臂的连结部,使上述旋转臂半旋转,使上述运送托盘和被它保持的上述上基板上下反转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基板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板反转装置以在使上述运送托盘反转时,上述运送托盘能够在上述运送托盘和上述旋转臂的连结部之间转动的方式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基板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前处理室设置由滚筒输送机构成的上述第三运送线和机械手,
由设置在机械手上的真空吸附垫将上述上基板向上述基板粘合室保持·运送,由设置在上述基板粘合室的上工作台上的多个吸附垫接收,由设置在上述上工作台的保持面上的多个粘着垫粘着保持,
由上述第三运送线运送上述下基板,将上述下基板向上述基板粘合室的下工作台转交,由上述机械手和上述第三运送线将上述上基板和上述下基板大致同时运入基板粘合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基板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在上述第一运送线上的上述膏剂涂覆机、上述短路用电极形成用涂覆机、上述液晶滴下装置和上述第一检查室的各个装置的近前的滚筒输送机以及上述第二运送线的基板反转装置的近前的滚筒输送机上,在相对于基板运送方向呈直角方向的左右,配置检测基板的左右边部的前端部的第一、第二检测传感器,
若上述第一、第二检测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基板的通过,则使检测到了基板的通过的上述检测传感器侧的上述滚筒输送机停止,持续上述另一个检测侧的滚筒输送机的驱动,直至没有检测到基板的通过的另一个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上述基板的通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基板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于上述第一运送线上的上述膏剂涂覆机、上述短路用电极形成用涂覆机、上述液晶滴下装置、上述第一检查室上设置的工作台部,在用于规定基板的停止位置的工作台侧,设置在与运送方向呈直角方向,使基板的两端部侧的前端部停止的上下可动的定位机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基板粘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上述基板粘合室的上述上工作台在底板的上述上基板所接触的一侧设置弹性体,
做成设置多个从上述底板向上述弹性体的表面供给负压的负压供给口,且设置成使多个粘着垫能够贯通上述底板和上述弹性体进行上下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398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聚核反应的方法
- 下一篇:传感器、双模式触控模组及双模式触控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