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地表综合信息处理解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0392.0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6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赵胜天;尚新民;李强;潘树林;揭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表 综合 信息处理 解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震资料处理领域,是一种利用地震测井获取近地表综合信息处理解释方法。
现有技术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近地表各种因素影响,震源的激发和检波器的接收条件的不同,对地震记录会产生较大影响。现有的基于地震测井的近地表处理解释方法流程过于简单,主要通过测井时间曲线计算近地表的速度信息,对于震源激发条件的分析、表层能量吸收衰减的分析等重要技术没有进行研究。常规的地震测井处理解释浪费了测井资料中大量的有用信息。随着勘探的深入,地震数据处理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的地震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影响能量传播和衰减的因素很多。研究表明,近地表对地震资料的传播影响要比深层影响更大。利用地震测井获取的近地表资料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中对激发条件(深度)分析和表层能量吸收衰减等技术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地震测井资料中的丰富信息,提出一种利用地震测井资料求取近地表综合信息处理解释方法。本发明的包括了常规地震测井处理的速度求取,也包含了根据地震测井资料判断合理激发井深以及计算近地表衰减等功能。
地震测井由于自身优势,采集的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要高于大炮资料。由于其观测系统参数准确,通过分析检波器接收到的直达波到达时距曲线就可以获得其中包含的速度和深度信息。炸药震源在不同深度位置激发所得到的资料有较大差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激发位置岩性所决定的。通过分析同一口测井不同深度位置激发所得到得记录,可以分析得到适合激发的岩性位置,即合适的激发深度。通过对工区内多个位置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可以通过三维插值的算法获取整个工区内合理的激发深度分布。利用分析结果就可以指导后期的大炮记录炸药埋置深度。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技术分析和研究后,针对采集到得数据进行地震测井综合处理解释而提出的如下技术方案:
1)载入地震微测井原始SEGD数据。
2)含有XY坐标的炮点位置数据。
3)利用XY坐标信息,将地震微测井位置和炮点位置进行匹配,确定地震微测井在整个工区内的准确位置。
4)通过浏览地震微测井资料的显示记录,利用鼠标交互在记录上点取每口微测井的合理激发深度。
5)拾取地震微测井数据的初至波。
6)利用微测井数据的初至波时距曲线计算地表岩层的速度和厚度。
7)利用计算获取的地表岩层速度厚度信息结合地震微测井数据计算表层能量衰减。
8)利用分析获得的合理激发井深和地表岩层速度厚度信息进行三维插值,完成整个工区地表综合信息的求取。
本发明通过以上具体的步骤处理,达到对整个地区的近地表综合信息的处理解释。利用地震测井信噪比高的优势来进行地表能量衰减要比大炮资料直接计算更加准确。通过对表层速度和厚度的计算为进行地表能量吸收补偿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另外,通过测井资料提取子波进行大炮记录的反褶积运算对实际生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利用地震测井进行近地表信息调查较常规的小折射和大炮记录调查结果更加稳定可靠,并且有着其他技术不具备的优势。其具体优势和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技术效果的可靠性。测井资料信噪比高,干扰源清楚,采集参数准确可靠,因此通过地震测井进行近地表调查获取的表层速度厚度信息,求取的子波,计算的表层衰减Q值稳定可靠,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第二、技术成本较低。常规的确定合理激发井深的方法是通过在地表不通位置以不同的井深激发震源,对不同井深采集的大炮记录资料进行能量、频谱、信噪比和分辨率等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各个位置在何种深度激发获取的资料最符合要求。这种方式成本较高,另外,由于无法对地表每个位置进行试验,所获取的合理激发井深不具有通用性,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合理激发井深的确定成本较低。在地表典型区域选择井位,进行分析后通过三维插值算法可以将获取的计算结果应用到整个工区,实际试验证明,这种计算法方法效果较好。
第三、获取的信息丰富。测井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而常规的测井数据分析主要通过初至计算表层速度和厚度信息。本发明在完成速度厚度信息获取的同时,可以获取理想的时变子波以及表层吸收衰减系数Q值。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将资料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03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