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植物油脂脱臭、脱酸、去除苯并芘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0398.8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0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捷;吴美娟;丁松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大捷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A23D7/0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 植物 油脂 脱臭 脱酸 去除 苯并芘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用植物油脂脱臭、脱酸、去除苯并芘的方法。分子蒸镏是一种在高真空下的液-液分离技术,它具有物料热损耗少,分离效果好的优点。本方法使用三级降膜式分子蒸镏设备达到脱臭、脱酸、去除苯并芘的效果。
苯并芘(B(a)P)是一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是一种高活性的致癌物,对人的健康有巨大危害;各国对食用植物油中苯并芘均作了严格规定。由于下面原因易使油脂中含有苯并芘:1.油料作物在种植时易受土壤、水中所残留的苯并芘污染;2.油料籽实晾晒在含苯并芘沥青路面的污染,3.油脂加工过程中高温烘烤及蒸炒,提取所用溶剂中残留有苯并芘。由于苯并芘不溶于水,在油脂中有很好的溶解性,沸点比油脂高,因此,传统的油脂精炼工艺,很难完全去除油脂中所含的苯并芘。
油料籽实因贮存不当、高温压榨等原因使油脂中存在易酸败的游离脂肪酸;油脂脱色大多采用脱色效果显著、价廉的活性白土,活性白土脱色后在油脂中残留的异味,影响油脂风味;食用植物油在粗提脱色毛油后需要脱酸、脱臭。传统的油脂脱酸、脱臭的精炼工艺存在着耗能、费水、废液多,精炼过程不仅不能有效去除苯丙芘,而且,化学脱酸还会产生新的污染物一脂肪酸钠及含油污水。
本发明应用分子蒸镏技术,在高真空环境下,将游离脂肪酸、臭味成分、苯丙芘从油脂中分离出来,有效去除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异味成份及苯丙芘,使精炼后的油脂清澈透亮,不含苯丙芘、酸值、过氧化物等符合食用油国家标准,在脱酸过程中收集的脂肪酸也能回收利用,本工艺节水、节电,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植物油脂脱臭、脱酸、去除苯并芘的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分子蒸镏设备:
选取三级降膜式分子蒸镏设备,要求设备工作温度在50∽300度间可调控,真空度在0.2∽20Pa间可调控,刮膜转速:0∽300r/min可调;
B.分子蒸镏设备工作条件:
各级的温度及真空度:第一级:80∽100度,10∽20Pa,第二级:170∽200度,1∽2Pa,第三级:170∽300度,0.2∽1Pa;
C.植物油脂脱臭:
将经脱色后的油脂输入分子蒸镏设备,在真空度为10Pa,加热温度为90度的第一级去除油脂中的臭味;
D.植物油脂脱酸:
将脱臭处理后的油脂输入分子蒸镏设备第二级中,在真空度为2Pa,加热温度为180度下分离出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得脱酸后的植物油脂;
E.植物油脂去除笨并芘:
将脱酸后的油脂输入到分子蒸镏设备第三级中,在真空度为0.2Pa,加热温度为280度下分离出油脂中的笨并芘及残留的色素,得到澄清、苯并芘含量≤2PPb的食用植物油。
本发明和现有的食用植物油脂脱酸、脱臭方法相比,有下列优点:由于在高真空下工作,物料受热时间短,油脂的营养成份不会被破坏,本方法特别适用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极易氧化的油脂的脱臭、脱酸;本方法不需要蒸汽、不需要化学药品,脱臭、脱酸、去苯并芘过程节能、节水、无污染产生,符合21世纪提倡的“低碳清洁”的生产方式;本方法终产品中不含化学药物残留,使产品食用安全;本发明的方法简便易行,可实现连续自动生产,利于推广应用。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食用植物油脂脱臭、脱酸、去除苯并芘的方法
1.选择每小时处理量为5升的三级降膜式分子蒸镏设备,设定各级的加热温度和真空度如下:第一级:90度,10Pa,第二级:170度,2Pa,第三级:280度,0.2Pa;刮膜转速为300r/min;
2.称取已脱色的紫苏籽油30KG放在进料罐中,该油的α-亚麻酸含量为63%,酸值为8.2KoHmg/g,过氧化值为8meq/kg,苯并芘含量为15PPb/KG;预热分子蒸镏设备,打开冷却水,当各级的温度和真空度达到设定值后,以5L/h的速度将紫苏籽油输入设备中,在第一级将轻、重组分分离,轻组份为臭味,将已去除臭味的重组分自动输入第二级,在加热温度和真空度分别为170度及2Pa下,将游离脂肪酸和油脂分离,得到不含游离脂肪酸的油脂;将该油脂输入到加热温度和真空度分别为280度及0.2Pa的第三级,将苯并芘等高沸点的组分和油脂分离,得不含苯并芘和色素、清澈透亮的紫苏籽油29.1KG。经测定,处理后的紫苏籽油其酸值为0.3KoHmg/g:过氧化值为5meq/kg,α-亚麻酸含量为64.2%,苯并芘含量为1.8PPb/KG;
实施例二:一种食用植物油脂脱臭、脱臭、去除苯并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大捷,未经周大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03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重心高效增稳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解铅阳极片吊运组装的专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