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轮风扇发动机热动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0488.7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8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 |
主分类号: | F02C3/00 | 分类号: | F02C3/00;F02C7/18;F01D5/18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7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风扇 发动机 动力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风扇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涡轮风扇发动机热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涡轮风扇发动机被广泛的运用在航天、航空等领域,现有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一般是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组成,其缺点是:1、燃烧室内燃烧后的高能气体射流热风直接作用于涡轮叶片,降低了涡轮叶片的使用寿命2、在高温下工作的涡轮叶片需要制造的成本也极其昂贵。3、涡轮叶片的冷却是靠叶片内部的通气孔来实现的,冷风风量小,冷却面积小,冷却效果很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涡轮风扇发动机热动力装置。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轮风扇发动机热动力装置,包括环形燃烧室、高压冷风室、涡轮叶片,环形燃烧室的内外围设有高压冷风室,环形燃烧室的环形出口正对涡轮叶片端面,在环形燃烧室的环形出口内设有多个高速冷风通道,高速冷风通道内设有冷风阀门,冷风阀门通过冷风阀门控制杆控制,高速冷风通道出口与环形燃烧室的环形出口正对涡轮叶片端面,高温陶瓷喷涂在涡轮叶片表面上。
所述环形燃烧室的环形出口内,高速冷风通道出口采用均匀间隔排列或非均匀间隔排列两种形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涡轮叶片的冷却效果好,极大的延长了涡轮叶片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适用于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或数字电调控制系统的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速冷风通道的截面图。
其中:1环形燃烧室、2高压冷风室、3高速冷风通道、4冷风阀门、5冷风阀门控制杆、6涡轮叶片、7高温陶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涡轮风扇发动机热动力装置,包括环形燃烧室1、高压冷风室2、涡轮叶片6,环形燃烧室1的内外围设有高压冷风室2,环形燃烧室1的环形出口正对涡轮叶片6端面,在环形燃烧室1的环形出口内设有多个高速冷风通道3,高速冷风通道3内设有冷风阀门4,冷风阀门4通过冷风阀门控制杆5控制,高速冷风通道3出口与环形燃烧室1的环形出口正对涡轮叶片6端面,高温陶瓷7喷涂在涡轮叶片6表面上。
所述环形燃烧室1的环形出口内,高速冷风通道3出口采用均匀间隔排列或非均匀间隔排列两种形式。
发动机点火启动:
冷风阀门4处于关闭状态,发动机点火启动,发动机供油系统加油,环形燃烧室1内的高能膨胀热风射流温度逐步升高至某一稳定的正常燃烧状态,由环形燃烧室1出口直接射向涡轮叶片6端面,这时高速冷风被加热到某一合理的温度,然后冷风阀门控制杆5旋转打开冷风阀门4开启到某一位置状态,高速冷风通道3内的冷风逐渐增大至某一稳定状态,通过高速冷风通道3出口直接射向涡轮叶片6表面得到很好的直接风冷目的。
涡轮风扇发动机加速:
发动机供油系统加油,环形燃烧室1内的高能热风射流温度升高,由环形燃烧室1出口直接射向涡轮叶片6端面,这时涡轮叶片的转速增加,高速冷风通道3的压力和流量增加,冷风阀门控制杆5旋转打开冷风阀门4开启到另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高速冷风通道3内的冷风逐渐增大,通过高速冷风通道3出口直接射向涡轮叶片6表面得到更好的直接冷风效果。
涡轮风扇发动机正常运行:
当发动机供油系统为某一个正常稳定的供油状态,环形燃烧室1内的高能热风射流温度相对降低至某一个稳定状态,由环形燃烧室1出口直接射向涡轮叶片6端面,这时涡轮叶片6的转速相对降低,高速冷风通道3的压力和流量也有所降低,冷风阀门控制杆5旋转打开冷风阀门4开启到另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高速冷风通道3内的冷风逐渐减小至某一个稳定状态,通过高速冷风通道3出口直接射向涡轮叶片6表面得到很好的直接冷风的效果。
涡轮风扇发动机熄火停机:
发动机供油系统停止供油,冷风阀门4开启到最大的位置状态,这时环形燃烧室1内的高能热风射流温度降低,由环形燃烧室1出口直接射向涡轮叶片6端面,涡轮叶片6的转数开始降低,高速冷风通道3内的冷风最大限度地通过出口直接射向涡轮叶片6表面得到令人满意的直接冷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未经张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04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