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0717.5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2 | 分类号: | G06F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大三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正常工作模式及省电节能模式的电子装置以及控制电子装置执行相应模式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尤其在计算机领域中功耗也已经成为衡量各类电子装置的重要指标。例如,省电功能中的休眠、待机已经成为计算机系统对其内部各模块的供电进行管理所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的计算机是执行正常工作模式还是省电节能模式,主要通过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是否在设定时间内未收到使用者的指令来判断。若判断结果为是,表明使用者在该设定时间内未对计算机进行任何操作,从而推定使用者暂时无需使用计算机,则执行相应的省电操作,以使计算机进入休眠或者待机等省电节能模式。然而,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时,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不断操作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例如使用者使用计算机观看电视剧、电影、动画等视频内容时,计算机正在运行的进程是并不需要使用者的参与,在此类情况下采用上述省电节能模式,即若使用者超过其设定时间未对计算机进行操作,从而判定使用者无需对其进行处理或操作从而进入计算机省电节能模式,则会与实际情况不符。换句话说,目前计算机启动省电模式所采用的控制方法不能够完全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并且给使用者正常使用计算机带来一些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装置省电节能模式的控制方法存在误判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削除该误判的省电节能模式的控制方法以及使用该控制方法的电子装置。
一种电子装置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该电子装置至少包括正常工作模式与省电节能模式两种工作模式,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发射电磁波信号;
接收电磁波信号;
获得计数值,该计数值与发射出发射电磁波信号至接收到回收电磁波信号的时间差值相关;及
将该计数值与一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若该计数值小于或等于该第一预定值,则控制该电子装置执行正常工作模式;若该计数值大于该第一预定值,则控制该电子装置执行省电模式。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处理单元与一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包括一电磁波发射器、一电磁波接收器与一计数器,该电磁波发射器用于发射一电磁波信号,该电磁波接收器用于接收电磁波信号,该计数器用于获取电磁波发射器发射出的电磁波信号反射回收至电磁波接收器的时间差对应的计数值。该检测单元连接于该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子装置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该检测单元将获取的时间差与一第一预定值进行比较,若该计数值小于等于该第一预定值,则检测单元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至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控制该电子装置执行正常工作模式;若该计数值大于该第一预定值,则检测单元输出一第二控制信号至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控制该电子装置执行省电节能模式。
相较于现有技术,电子装置通过检测使用者的状态而控制电子装置的工作模式,即通过判断使用者是否处于使用电子装置的范围内,若使用者处于该范围内时,则使得电子装置执行正常工作模式,若使用者离开电子装置的使用范围时,使得电子装置执行省电节能模式,达到节能的目的。由此,电子装置在长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使用者对电子装置任何操作,但使用者却希望电子装置能够正常工作时,使得电子装置能够一直处于正常工作模式,以避免电子装置采用仅根据使用者未对电子装置进行操作的时间来判断电子装置进入省电工作模式的标准时出现误判,减小了现有电子装置误判而进入省电节能模式的可能性,达到更为准确地依据使用者的需求使得电子装置执行何种工作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第二实施方式电子装置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个人电脑 10
显示器 11
主机 13
外设控制设备 15
处理单元 131
检测单元 133
存储单元 135
电源管理单元 137
电磁波发生器 1331
电磁波接收器 1333
控制器 13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0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