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整形棒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0864.2 | 申请日: | 201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9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董永泓;李金生;董蕴吉;杨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兰香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2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整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整形棒,其主要是被应用于茶叶加工行业。
背景技术
茶叶加工过程中常用槽式理条整形机来实施茶叶的理条整形工序。所谓槽式理条整形机,即为一排并列设置在摆动框架及热源上的槽锅,动力机构可驱动槽锅在垂直于槽锅的长度方向上摆动,实现对茶叶的理条操作,同时可在槽锅中加压棒将茶叶压扁整形。所谓槽式连续理条机,即理条机的槽锅在槽长方向是一端高于另一端,形成一定的坡度,使茶叶自槽锅较高的一端输入,在槽锅摆动过程中,使茶叶既受到槽壁的碰撞,又向槽锅较低的一端移动,如此完成茶叶的理条工序并实现茶叶从较低端的自动连续流出。由于茶叶是自由放置于槽锅内,槽锅摆动时,槽壁对茶叶只是不停实施碰撞动作,茶叶还难以实现压扁整形。
有人设法在槽锅内设置刚性硬质棒材构成的整形棒对茶叶进行滚压以达到压扁的目的,改善整形效果,而选用的刚性硬质棒材这种方案有以下缺陷:①槽锅摆动时硬质压棒容易在槽壁上两边弹跳,对茶叶滚压不充分;②碎茶较多;③加工出的茶叶有刺手感,润度不够。若在连续理条机中放置硬质压棒则更难以完成整形工序。因为整形棒为硬质刚性体,它与槽锅的位置关系不外乎是两种状态:①棒的一端即尾部与槽锅的槽底接触,另一端由挂钩或线绳吊置在槽锅槽口处的横杆上,如图1所示,实际上这种放置方式整形棒1只有与槽锅2锅底接触的端部可对茶叶3实施滚压整形,茶叶3往往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滚压整形效果,就已被输到槽锅2的出口端了;②棒平行于槽锅卧置在槽底部,如图2所示,这种放置方式在实际整形操作中,如果整形棒1底部的茶叶3分布不平整,整形棒1就很难对茶叶量较少处的茶叶实施整形,而其更大的问题是输入端的茶叶3易被整形棒1的前端堵在槽锅2内,难以从压棒下通过槽锅2,茶叶难以流动,也难以得到连续有效的滚压整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整形棒,该整形棒可有效实现对茶叶的连续滚压整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形棒由软质材料构成具有弹性和塑形的棒状,其棒状外型整体呈圆柱状。
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该整形棒属于软性材质,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整形棒与槽锅服贴地接触,当槽锅内各处的茶叶量分布不均时,整形棒可实时产生应变形状以达到与茶叶服贴接触的状态,确保对每处茶叶都实施滚动挤压整形,且该整形棒不易在槽壁上两边弹跳,滚压充分,茶叶外形润泽,没有刺手感,较少产生碎茶。在连续理条机中使用时还具有更多优势:可利用吊钩或是线绳将整形棒一端连接在槽锅槽口处的横杆上,由于棒体具有弹性、塑性特性,其与槽锅底部接触后,整形棒整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槽锅的底部呈面的接触状态,即整形棒前端呈弯弧状过渡,其前端部以后大部分棒体都能与槽锅的底部充分接触,在槽锅摆动时,整形棒在自身惯性作用下,不停地在槽锅中滚动并对茶叶实施滚压、挤压,茶叶被充分有效地整形。还由于整形棒前端呈弯弧状过渡,该抬升部与槽锅之间的空间便于将茶叶引导到整形棒下面,也便于茶叶从棒下流过,这样可有效连续地对茶叶实施整形,整个整形工序可靠、有效,茶叶流动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整形棒吊置在槽锅内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整形棒卧置在槽锅内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吊置在槽锅内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兰香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兰香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08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爆鱼食品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护肝密蒙花酸奶饮料配方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