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缝隙阵列的北斗矩形陶瓷微带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0958.X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7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华;周志微;王天石;游佰强;陈苗苗;池金燕;黄天赠;蔡立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13/10;H01Q1/38;H01Q1/48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缝隙 阵列 北斗 矩形 陶瓷 微带 天线 | ||
1.基于缝隙阵列的北斗矩形陶瓷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设有基底和SMA接头;
所述基底的上表面敷有上导体层,在上导体层上对称设有L型缝隙阵列,设在靠上导体层边的L型缝隙距离上导体层边为0.5~4mm,而相邻两条L型缝隙的间距为0.5~3mm,L型缝隙的宽度为0.5~3mm,L型缝隙的缝隙水平长度与竖直长度分别为2~18mm;所述基底的下表面敷有下导体层,所述下导体层作为接地板;所述SMA接头分别与基底的上导电层和接地板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阵列的北斗矩形陶瓷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体层的长度为35~55mm,宽度为15~30mm,下导体层的长度为40~65mm,宽度为18~3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阵列的北斗矩形陶瓷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体层为铜层或银层,所述下导体层为铜层或银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阵列的北斗矩形陶瓷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缝隙的缝隙水平长度与竖直长度分别为10~18mm、8~16mm,L型缝隙的总长为8~4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阵列的北斗矩形陶瓷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缝隙阵列的水平缝隙与竖直缝隙之间的夹角为60~1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阵列的北斗矩形陶瓷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采用陶瓷介质基底。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缝隙阵列的北斗矩形陶瓷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介质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为9~25,最好为15.5。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于缝隙阵列的北斗矩形陶瓷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介质基板的长度为40~65mm,宽度为18~35mm,厚度为1~4mm,所述陶瓷介质基板最好为25mm×50mm×2.5mm的长方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阵列的北斗矩形陶瓷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阵列对数为至少2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缝隙阵列的北斗矩形陶瓷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体层的主截面左上角正面靠边的这条L型缝隙距离上边为1~4mm,距离左边为1~4mm,在主截面左上角对称的右下角L型缝隙与邻边的距离分别为1~4mm;内外两条L型缝隙的间距为0.5~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09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端子压接机构
- 下一篇:谐振产生的三频段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