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桥轮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1074.6 | 申请日: | 201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3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鲁俊;王平;张成;李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福马车桥有限公司;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2 | 分类号: | B60B27/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61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前桥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汽车前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前桥轮毂。
技术背景
现有汽车,尤其是重型汽车,其前桥轮毂的轴向中心孔内一般均带直径不同的内止口,以用于安装左、右轮毂轴承,这种结构的前桥轮毂需要从两头来加工中心孔,加工复杂,而且轮毂的外圆和安装车轮的止口处均较宽大、厚重,致使前桥轮毂毛坯铸造既浪费材料,加工量又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前桥轮毂,轮毂的轴向中心孔为台阶式直通孔,无内收的止口台阶,可以一次加工成型且加工简单,而且重量较轻,省工省料,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汽车前桥轮毂,包括轮毂体,其特征是:在轮毂体上开设轴向中心通孔,该轴向中心通孔自左至右依次为左轴承孔段、过渡孔段,右轴承孔段、安装孔段和轮毂盖孔段,该左轴承孔段和右轴承孔段的直径相同,用来对应安装左、右轮毂轴承,过渡孔段的直径大于左、右轴承孔段的直径,安装孔段的直径略大于右轴承孔段的直径,以利于安装右轮毂轴承,同时,在此安装孔段上开设卡簧槽以安装卡簧对右轮毂轴承限位,轮毂盖孔段的直径大于安装孔段的直径,用来安装轮毂盖;在轮毂体右端部的安装凸缘的外周边上圆周均布地开设缺口,该缺口可为U形缺口,使此凸缘的外周形成均布的矩形凸台,并以在轮毂体右端部的安装凸缘的外周边上圆周均布地开设十个缺口为佳,在轮毂体凸缘上的各矩形凸台上圆周均布地分别开设螺栓孔,以穿装螺栓安装车轮;在轮毂体右侧面上位于两两间隔的螺栓孔之间的中下部部位均设置同圆周的环片形凸块,且各环片形凸块的内表面均为斜面,各环片形凸块从根部至顶部由厚变薄,各环片形凸块的外表面位于同一直径的圆面上,各环片形凸块的外表面与车轮的中心安装孔呈间隙配合以套装车轮。
该汽车前桥轮毂的轴向中心孔为无内收止口的台阶式通孔,便于加工,同
时,设置的缺口和环片形凸块,减轻了轮毂的自重,但不影响轮毂的强度。
本发明提出的汽车前桥轮毂,轮毂的轴向中心孔为无内收止口的台阶式通孔,便于加工,同时,设置的缺口和环片形凸块,减轻了轮毂的自重,但不影响轮毂的强度,减少了加工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汽车前桥轮毂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汽车前桥轮毂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汽车前桥轮毂的右视示意图。
图1、图2中: 1、螺栓孔 2、凸块 3、缺口 4、左轴承孔段 5、右轴承孔段 6、安装孔段 7、卡簧槽 8、轮毂盖孔段 9、过渡孔段 10、轮毂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汽车前桥轮毂,包括轮毂体10,其特征是:
在该轮毂体10上开设轴向中心通孔,该轴向中心通孔自左至右依次为左轴承孔段4、过渡孔段9,右轴承孔段5、安装孔段6和轮毂盖孔段8,该左轴承孔段4和右轴承孔段5的直径相同,用来对应安装左、右轮毂轴承,过渡孔段9的直径大于左、右轴承孔段4、5的直径,安装孔段6的直径略大于右轴承孔段5的直径,以利于安装右轮毂轴承,同时,在此安装孔段6上开设卡簧槽7以安装卡簧对右轮毂轴承限位,轮毂盖孔段8的直径大于安装孔段6的直径,用来安装轮毂盖;在轮毂体10右端部的安装凸缘的外周边上圆周均布地开设缺口3,该缺口3可为U形缺口,使此凸缘的外周形成均布的矩形凸台,并以在轮毂体10右端部的安装凸缘的外周边上圆周均布地开设十个缺口3为佳,在轮毂体10凸缘上的各矩形凸台上圆周均布地分别开设螺栓孔1,以穿装螺栓安装车轮;在轮毂体10右侧面上位于两两间隔的螺栓孔1之间的中下部部位均设置同圆周的环片形凸块2,且各环片形凸块2的内表面均为斜面,各环片形凸块2从根部至顶部由厚变薄,各环片形凸块2的外表面位于同一直径的圆面上,各环片形凸块2的外表面与车轮的中心安装孔呈间隙配合以套装车轮。
该汽车前桥轮毂的轴向中心孔为无内收止口的台阶式通孔,便于加工,同时,设置的缺口3和环片形凸块2,减轻了轮毂的自重,但不影响轮毂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福马车桥有限公司;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福马车桥有限公司;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1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筒式传动传感精细微调智能供油器
- 下一篇:一种夹气直喷发动机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