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杂交制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1152.2 | 申请日: | 201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2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潘群斌;潘宗瑾;王为;蔡立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花 杂交 制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棉花杂交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杂种优势是指杂种后代在产量、抗逆性、品质等方面和亲本相比有突出表现或优越性的生物现象。棉花杂种优势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国内外多年研究表明,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是提高棉花产量有效途径之一,但世界上较大面积应用杂交棉始于20世纪70年代,印度是世界上应用杂交棉面积最大的国家,种植面积占总植棉面积的50%左右,总产占70%;中国位居第二,杂交棉面积已占总植棉面积的20%以上,杂交棉的大面积应用为这两个国家棉花产量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有人工去雄授粉、杂种二代利用法、雄性不育、化学杀雄、光温敏不育制种法、雌雄异熟系以及柱头外露(开放花蕾)等。杂交种的推广应用除了要有适应性广的优势组合外,还要有一个经济有效的杂种种子制种手段。我国杂交棉制种方法目前以人工去雄授粉制种和核雄性不育为主。随着杂交棉制种技术“瓶颈”的逐步解决,成本的降低,杂交棉的种植面积将越来越大,尤其是转基因抗病虫杂交棉已经产业化。
棉花核不育系研究和应用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产上有一定的应用面积,但总体来讲,选育的组合优势不如人工去雄杂交制种组合;棉花胞质不育系主要受恢复系的恢复源狭窄影响,强优势组合选配较困难,目前极少强优势组合应用于生产。利用棉花杂种优势的技术关键,一是选配优良杂交组合,二是简便快速大量生产杂交种。而目前生产杂交种的途径多为人工去雄和雄性不育系的利用,前者存在第一天下午去雄,第二天上午授粉的复杂过程,制种成本高;后者存在大田开花期的育性分离,要在开花时拔除一半可育株,这样制种产量较低。所以,两者都存在制种成本高的难题,从而限制了杂种棉的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过近3~4年的研究、反复实践,探索出一条高效人工制种新方法——柱头套管法。可以免去人工去雄,降低制种成本,提高制种产量。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棉花杂交制种方法,待准备制种的田块进入花期后,于夏日上午5~7时,对当日要开的花进行柱头套管;或者,在前一天下午3~6时,对次日要开的花进行柱头套管;套管后,于上午7-10时,准备好父本的花粉,然后取下套管授粉,授粉后再套上套管。
所述的棉花杂交制种方法,所述套管使用麦收后的小麦中下部秸秆。
所述的棉花杂交制种方法,所述小麦中下部秸秆为直径为1.5-2mm,长度为20-25mm,两头均无节的中空麦管。
所述的棉花杂交制种方法,授粉时取下麦管,授粉后,将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调整向下,插到柱头上。
柱头套管法是本人针对人工杂交制种过程中人工去雄较费时,不太熟悉者在操作过程中较易碰伤、碰断柱头的现状,而探索出的避免人工去雄、简化杂交制种的新技术,以上两项相加,柱头套管法较人工去雄法制种成本可下降50%左右,制种产量可增加1.2~1.3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棉花杂交制种方法具体操作为:待准备制种的田块进入花期后,于夏日上午5~7时,对当日要开的花进行人工柱头套管,此时花瓣未开裂,花丝未完全伸长,花药未散粉,即自花未授粉。用手撕去花瓣一部分,使柱头外露,将麦管套在柱头上,把雄蕊的花药、花丝推向子房基部,达到避免自花授粉的目的。这样的操作过程简便易行就代替了人工去雄。试验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每人每小时可套管180-220朵,而人工去雄每人每小时仅可做80-100朵,效率提高了一倍多。授粉过程类似人工去雄。于上午7-10时,准备好父本的花粉,然后取下麦管,授粉后再套上麦管,这样做整个制种过程全在上午完成,可以大大降低制种成本。
柱头套管法的注意点:①所用麦管应选择麦收后的小麦中下部秸秆(粗度适宜),剪成直径为1.5-2mm,长度为20-25mm,两头均无节的中空麦管。大麦秆偏粗不适用;②授粉时取下麦管,授粉后,将麦管的另一端调整向下,插到柱头上,这样可避免取管时带上少量的自身花粉,从而避免自花授粉。
经进一步研究表明,柱头套管法的套管时间不但可在当日上午5~7时进行,还可以提前到前一天下午3~6时进行,因此时花丝未伸长,紧缩在子房基部,破瓣套管更容易,速度更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11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造纸白水用颗粒状载体固定化脂肪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同程微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