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复合天线及射频收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1419.8 | 申请日: | 201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6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黄章修;詹长庚;徐杰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詹长庚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9/04;H01Q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复合 射频 收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复合天线及射频收发系统,尤指一种可有效提高空间效能、增加共振带宽及设计自由度,以适应多输入多输出应用的天线、复合天线及射频收发系统。
背景技术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产品,如笔记本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是通过天线来发射或接收无线电波,以传递或交换无线电信号,进而访问无线网络。因此,为了让使用者能更方便地访问无线通信网络,理想天线的带宽应在许可范围内尽可能地增加,而尺寸则应尽量减小,以配合电子产品体积缩小的趋势。除此之外,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不断演进,电子产品所配置的天线数量可能增加。举例来说,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局域网络标准IEEE 802.11n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通信技术,亦即相关电子产品可通过多重(或多组)天线同步收发无线信号,以在不增加带宽或总发射功率耗损(Transmit Power Expenditure)的情况下,大幅地增加系统的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及传送距离,进而有效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及传输速率,改善通信质量。此外,多输入多输出通信技术可搭配空间分工(Spatial Multiplexing)、波束成形(Beam forming)、空间分集(Spatial Diversity)、预编码(Precoding)等技术,进一步减少信号干扰及增加信道容量。
由上述可知,要实现多输入多输出功能中空间多工、多样技术,先决条件必需搭配多组天线,以将空间分成许多信道,进而提供多个天线场型。因此,如何设计符合传输需求的天线,同时兼顾尺寸及功能,已成为业界所努力的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天线、复合天线及射频收发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天线,该天线用来收发无线电信号,该天线包含有一接地金属片;一第一微带金属片;一第二微带金属片;一第一馈入线,该第一馈入线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微带金属片,用来传递无线电信号;一第二馈入线,该第二馈入线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微带金属片,用来传递无线电信号;以及一绝缘固定件,该绝缘固定件用来固定该接地金属片、该第一微带金属片以及该第二微带金属片,使该接地金属片、该第一微带金属片以及该第二微带金属片相互不接触。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复合天线,该复合天线用来收发无线电信号,该复合天线包含多个天线,每一天线包含有一接地金属片;一第一微带金属片;一第二微带金属片;一第一馈入线,该第一馈入线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微带金属片,用来传递无线电信号;一第二馈入线,该第二馈入线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微带金属片,用来传递无线电信号;以及一绝缘固定件,该绝缘固定件用来固定该接地金属片、该第一微带金属片以及该第二微带金属片,使该接地金属片、该第一微带金属片以及该第二微带金属片相互不接触;其中,该每一天线的该接地金属片电性连接另一天线的该接地金属片。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射频收发系统,该射频收发系统用来收发无线电信号,该射频收发系统包含有一复合天线,该复合天线包含多个天线,每一天线包含有一接地金属片;一第一微带金属片;一第二微带金属片;一第一馈入线,该第一馈入线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微带金属片,用来传递无线电信号;一第二馈入线,该第二馈入线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微带金属片,用来传递无线电信号;以及一绝缘固定件,该绝缘固定件用来固定该接地金属片、该第一微带金属片以及该第二微带金属片,使该接地金属片、该第一微带金属片以及该第二微带金属片相互不接触;其中,该每一天线的该接地金属片电性连接另一天线的该接地金属片;一射频信号处理模块;以及一切换电路,该切换电路电性连接于该每一天线的该第一馈入线及该第二馈入线与该射频信号处理模块之间,用来切换该射频信号处理模块与该第一馈入线或该第二馈入线的连结。
本发明利用多层微带金属片,实现水平及垂直极化天线,并通过适当结合,使结合后的复合天线可有效提高空间效能、增加共振带宽及设计自由度,以适应多输入多输出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天线的斜角及侧视示意图。
图2A至图2E为图1A的天线的不同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及图3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天线的斜角及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复合天线的示意图。
图5A及图5B为图4的复合天线中一天线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詹长庚,未经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詹长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1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