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漏胶探测功能的热流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41608.5 | 申请日: | 201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0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娜;瞿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探测 功能 热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流道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漏胶探测功能的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热流道是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由于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设有加热棒和加热圈,从注塑机喷嘴出口到浇口的整个流道都处于高温状态,使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停机后一般不需要打开流道取出凝料,再开机时只需加热流道到所需温度即可。热流道系统一般由热喷嘴、分流板、温控箱和附件等几部分组成。由于塑胶注射模的热流道技术具有缩短制件成型周期、节省塑料原料、减少废品、提高产品质量、消除后续工序、有利于生产自动化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热流道已发展为塑料加工的重要技术。操作热流道模具,特别容易发生失误,它将会直接地影响到模塑件的生产及产品质量。
热流道漏胶是热流道系统严重故障之一。塑料熔体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很容易在热流道系统零件连接处发生漏胶。熔体泄漏不仅会影响到塑件质量,而且会严重损坏模具,导致无法生产。漏胶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结起来可以分为操作工艺、密封设计和装配工艺3个方面。如:热流道系统里密封的失效;系统里压力超过了模具里系统元件的极限锁紧力时;大多数都会造成熔体漏胶;还有装配错误造成漏胶;系统材质问题造成的漏胶。
热流道漏胶一旦发生将带来重大损失,并对生产产生严重影响。发生这种情况后,需要彻底的系统分解检查。但是,现有的热流道系统并不具备及时检查漏胶的功能,只能等泄露到外部或者设备出现故障时才能发现,因而常因热流道漏胶而造成重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热流道系统不具备检查漏胶的功能,常因热流道漏胶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漏胶探测功能的热流道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具有漏胶探测功能的热流道系统,包括热流道板和设置在热流道板中的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四周设置有分流板避空槽,所述热流道板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分流板避空槽相通的探测孔,所述具有漏胶探测功能的热流道系统还包括一与所述探测孔一一对应且插于所述探测孔内的探测针。
所述探测孔包括设置在分流板左侧的第一探测孔、设置在分流板右侧的第二探测孔和设置在分流板下侧的第三探测孔。
所述热流道系统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热流道板左侧的上码模板和设置在热流道板右侧的垫板和A板,所述上码模板的中心设置有一主射嘴。
所述热流道板左右宽70MM, 所述第一探测孔距离上码模板中心的上下距离为95-105MM、距离上码模板的左侧面的距离为65MM,所述第二探测孔距离上码模板中心的上下距离为95-105MM、距离上码模板的左侧面的距离为122.5MM,所述第三探测孔距离上码模板中心的上下距离为286-296MM、距离上码模板的左侧面的距离为95MM。
所述探测针具有一位于探测针前部的针身和位于探测针后部的针头,所述针身插于所述探测孔内并与所述探测孔紧密配合。
本发明通过在热流道板的侧面设置与分流板避空槽相通的探测孔,并在探测孔内插入探测针,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可间隔一定时间试拔探测针,能顺利拔出则热流道系统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若不能顺利拔出则能获知热流道系统处于漏胶状态,从而可尽早发现热流道系统漏胶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因漏胶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具有漏胶探测功能的热流道系统的主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漏胶探测功能的热流道系统的探测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发明具有漏胶探测功能的热流道系统包括上码模板1、热流道板2、分流板3、垫板4、A板5和探测针6。上码模板1、热流道板2、垫板4和A板5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上码模板1用于码模,便于固定在注塑机上。在上码模板的中心设置有主射嘴11。分流板3设置在热流道板2中,且分流板的四周设置有分流板避空槽7。在热流道板2侧壁上设置有与分流板避空槽7相通的探测孔21。垫板4主要用于起支撑作用,可将分流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垫板4上。A板5的右侧为模具的型腔,在型腔内形成产品8。探测针6与探测孔21一一对应且插于其对应的探测孔内。探测针6具有一位于探测针前部的针身61和位于探测针后部的针头62,所述针身插于所述探测孔内并与所述探测孔紧密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1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卷塑料袋的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瓷质微粉砖的布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