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灯泡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41849.X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1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美惠子;中里典生;野村和男;粟野孝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武也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光源使用LED(发光二极管)的灯泡型灯即所谓LED灯泡,特别地涉及适于减小作为该光源的LED的发热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家电产品的节约能量(以下简称为节能)的趋势变得显著,其中,对于家庭用灯泡,取代现有的白炽灯,使用耗电小的光源的灯泡型灯的普及显著增加。
更具体地,取代现有的白炽灯而以荧光灯为光源并使其外观与现有白炽灯相同的灯泡型灯尤其是在近年来如从以下的专利文献2~5所知那样,取代现有的白炽灯,开发了将LED(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使用的灯泡型灯,并且,正在广泛地实用化。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取代现有的白炽灯不是以LED而是以荧光灯为光源的灯中,为使其发热有效地散出到外部,而在灯头部上设有使一部分热散出的导热路径,该结构已在以下的专利文献5中公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516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3799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357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358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0-10044号公报
然而,已知的是LED随着其温度上升,其光输出下降,且其寿命也缩短。因此,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公知的是:就作为光源的LED而言,过与螺旋结合到作为家庭内的电源的插座上从而电连接的灯头接近地配置LED来抑制LED的温度上升。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虽然可在耗电(光输出)小的灯泡型灯中实现充分的LED的冷却,但在需要更大的消耗电力(光输出)的照明用灯泡型灯中,作为其光源的LED的发热量也增大。因此,如从上述专利文献2~4中所知那样,已知有在上述灯头和将玻璃形成为外形大体球状并用于扩散来自光源的光的部件即所谓的球体之间配置例如金属等导热性优良的散热部件,并在该散热部件上装载作为发热体的LED的结构。即,根据该结构,从该散热部件的外周面还利用叶片等将来自LED的发热放射到灯的外部从而有效进行发热量大的LED的冷却来抑制其温度上升,因此实现灯的长寿命化(省资源化)。
如上所述,在上述专利文献2~4所知的现有技术中,由于上述金属制散热部的表面积与散热的热量成比例,因此随着来自LED的散热量的增大,该散热部也会增大。因此,存在其外形也变得与现有灯泡型灯大不相同的问题。例如,在制造作为小型氪灯泡等的代替品那样的较小型的发光输出较大的LED灯泡的情况下,难以确保散热充分的灯泡框体的表面积,再有,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冷却结构中,还存在向照明器具安装时该叶片结构过大而不能安装等问题。还有,已在上述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导热路径中,存在下面详细描述的使用时的问题,在适用于LED灯泡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改良。
这样,在本发明所涉及的LED灯泡中,作为其利用形式,例如,在现有的照明器具中,多用于代替现有的白炽灯,因此,其外形与现有的灯泡型灯相比大不相同是不理想的。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作出,更具体地,目的是提供能使来自作为发热体的LED的发热更有效地扩散,因此在利用发光量更大的LED时却也能抑制其温度上升从而能实现长寿命化(省资源化)的LED灯泡。
根据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首先,一种LED灯泡,具备:灯头部;树脂制的基座部件,在该基座部件的一部分上螺旋结合地安装上述灯头部且在内部形成用于收纳点灯电路的空间;金属制的外框部件,该外框部件以包围上述基座部件的方式从上述灯头部的附近边使直径增大边向上方延伸地形成;球体,该球体安装在上述的外框部件的上端部;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由LED构成且由上述点灯电路驱动进行发光;以及装载板,在该装载板的上面装载上述发光元件并且该装载板安装在上述外框部件的上端部且配置成该发光元件的发光面与上述球体的内面相对,在上述LED灯泡中,在上述金属制的外框部件的内周和上述灯头部的内周之间设置具备导热性和绝缘性的导热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18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